[实用新型]一种夹持减振器的旋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152.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钊;刘永红;党建伟;王文波;朱自华;赵阳;卢捷;姚红星;李海;周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744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凹槽 转盘 环形底座 固定座 减振器 旋转盘 支撑杆 夹持 筒体 体内 工作台上端面 交错轴斜齿轮 本实用新型 筒体上端面 圆心 槽轮结构 承载能力 传动平稳 啮合齿面 竖直设置 筒体底端 脱离啮合 涡轮蜗杆 延伸设置 支撑作用 准确控制 径向力 内转轴 线接触 轴向力 偏移 工作台 内圆 受力 下端 转轴 轴承 转动 噪音 | ||
一种夹持减振器的旋转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筒体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圆心在筒体的中心线上,筒体底端外延伸设置有环形底座,环形底座内圆直径大于筒体内径,筒体内穿设有转轴,圆形凹槽内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本实用新型转盘下端面的支撑杆能够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支撑杆对转盘起到支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转盘长时间受力带来的偏移。工作台下端的槽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较高;在进入和脱离啮合时运动较平稳,能准确控制转动的角度。工作台下端涡轮蜗杆的两轮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交错轴斜齿轮机构且传动平稳、噪音很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振器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减振器的旋转盘。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器是汽车一种避振的装置,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从而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减振器能缓冲颠簸时产生弹压的压力,使得汽车行驶更平稳。
过去减振器装配过程中多是一个个单独的装配工序,工序之间不连贯,且装配过程中每道工序都是需要单独定位,定位基准均不相同,这样导致装配误差大装配起来的减振器不良率高,且单独的装配生产效率低。
由于减振器装配过程中转盘上的夹持机构需要承受很大的下压力和扭力,传统的转盘用在减振器装配上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转盘侧偏,影响装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且不会侧偏的夹持减振器的旋转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减振器的旋转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筒体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圆心在筒体的中心线上,筒体底端外延伸设置有环形底座,环形底座内圆直径大于筒体内径,筒体内穿设有转轴,圆形凹槽内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环形底座内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转轴上端水平设置有转盘;转盘下端面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以转轴为圆心成圆周均匀分布,支撑杆下端面均向下设置有第一万向轮,第一万向轮的轮端与工作台上端面接触,支撑杆下端内侧均向内设置有第二万向轮,第二万向轮的轮端与环形底座的外圆圆周面接触;工作台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和转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
所述的固定座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盖板。
所述的环形底座下端面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盘与转轴之间通过销钉固定。
所述的支撑杆设置有四个。
所述的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均为牛眼万向轮。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涡轮蜗杆结构和外槽轮机构,
所述的外槽轮机构包括带有经向槽的槽轮和带有圆销的拨盘。
所述的拨盘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涡轮,伺服电机前端设置有蜗杆,涡轮和蜗杆相适配。
所述的转盘下端面紧邻转盘圆周设置有多个夹紧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下端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能够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支撑杆对转盘起到支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转盘长时间受力带来的偏移。工作台下端的槽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较高;在进入和脱离啮合时运动较平稳,能准确控制转动的角度; 转位迅速,从动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转过较大的角度; 槽轮转位时间与静止时间之比为定值。工作台下端涡轮蜗杆的两轮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交错轴斜齿轮机构;蜗杆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