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板结构、滑油冷却装置和航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8352.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嘉;赵帅;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F02C7/06;F02C7/14;F02C7/16;F02C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马艳苗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板 航空发动机 流道 本实用新型 燃油流道 油流道 滑油 散热器 滑油冷却装置 滑油冷却 流量损失 气动损失 燃油流动 机匣 机舱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板结构、滑油冷却装置和航空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板结构,包括支板本体,支板本体用于连接彼此之间形成外涵流道的航空发动机的机匣和核心机舱,并且,支板本体的内部设有彼此相邻的滑油流道和燃油流道,滑油流道用于允许滑油流动,燃油流道用于允许燃油流动,并且,滑油流道位于燃油流道的外侧并用于与流经外涵流道的气流接触。本实用新型将燃滑油散热器与空气滑油散热器集成于外涵流道中原本就有的支板本体上,不仅可以改善滑油冷却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外涵流道内的气动损失及流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板结构、滑油冷却装置和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中,滑油能够带走轴承等产生的热量,实现对轴承等的冷却和润滑。由于滑油吸收热量后自身温度升高,而滑油温度过高可能会出现结焦等问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再次使用滑油之前对升温后的滑油进行冷却降温。
目前,滑油的冷却一般是通过将滑油充入燃滑油散热器,由温度相对较低的燃油带走温度较高的滑油的热量;或者在某些燃油冷却能力不足的发动机工况,通过空气滑油散热器,由空气冷却滑油。现有的燃滑油散热器和空气滑油散热器通常为分体的两个散热器,二者分别存在着各自的不足。
其中,燃滑油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保证燃油的燃烧性能,燃油的温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在发动机的某些工况,燃油流量较小,这时单纯靠燃油往往不能满足滑油系统(某些发动机设计中还加上了发电机滑油系统)的散热需求,无法使滑油的温度降到合适的水平。
而空气滑油散热器虽然能在燃油冷却能力不足时对滑油进行额外冷却,但现有的空气滑油散热器,或者散热器设置在机匣外侧,需要由引气结构将外涵流道内的气流引出至位于机匣外侧的散热器表面,不仅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较大,并且会引起外涵流量损失,导致发动机性能降低,或者散热器设置在机匣内部且一部分结构直接伸入外涵流道内部,这又会对外涵流道气流产生扰流阻碍,引起外涵流道气动损失,影响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改善对航空发动机滑油的冷却效果,并减少外涵流道内的气动损失及流量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支板结构,其包括支板本体,支板本体用于连接彼此之间形成外涵流道的航空发动机的机匣和核心机舱,并且,支板本体的内部设有彼此相邻的滑油流道和燃油流道,滑油流道用于允许滑油流动,燃油流道用于允许燃油流动,并且,滑油流道位于燃油流道的外侧并用于与流经外涵流道的气流接触。
可选地,滑油流道和/或燃油流道为迷宫式流道。
可选地,支板结构还包括分隔构件,分隔构件设置于滑油流道和/或燃油流道中,并将滑油流道和/或燃油流道分隔为迷宫式流道。
可选地,支板本体的内部还设有辅助通道,辅助通道位于燃油流道的内侧。
可选地,支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封堵件,第一封堵件封堵支板本体的用于与机匣连接的第一端;和/或,支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封堵件,第二封堵件封堵支板本体的用于与核心机舱连接的第二端。
可选地,滑油流道和燃油流道设置为:滑油流道中的滑油和燃油流道中的燃油逆向流动。
可选地,滑油流道具有滑油进口和滑油出口,燃油流道具有燃油进口和燃油出口,沿着气流流经外涵流道的方向,滑油出口位于滑油进口的上游且燃油进口位于燃油出口的上游,或者,滑油进口位于滑油出口的上游且燃油出口位于燃油进口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滑油冷却装置,其包括机匣和核心机舱,机匣罩设于核心机舱外部并与核心机舱之间形成外涵流道,并且,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支板结构,支板结构的支板本体连接机匣和核心机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8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化发动机润滑系统免拆清洗机
- 下一篇:燃气轮机及其预旋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