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机械手工作的玻璃预热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6540.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韦攀攀;刁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B3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烘箱 感应开关 保护装置 自动化机械手 声光报警器 自动恒温器 电机 电源相序 加热管组 预热烘箱 接地 保护器 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 温度感应器 玻璃 电性连接 升降框架 转轴传动 传送带 上端 保温层 方便门 下端 支架 机器人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机械手工作的玻璃预热烘箱,包括烘箱,第一升降框架的四周铺满40mm的保温层,烘箱的内部左侧设有自动恒温器,且自动恒温器的上端设有温度感应器,方便门后侧的支架上设有第一组感应开关,烘箱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加热管组与第二加热管组,烘箱的右侧设有传输线,传输线的上侧设有第二组感应开关,传输线的下侧设有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的下部设有接地保护器,接地保护器的右侧设有电源相序保护装置,电源相序保护装置的右侧设有电源,两者电性连接,传输线一端的上侧设有第三组感应开关,且下端设有电机,电机的一侧设有机器人自动上料装置,传送带和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三组感应开关的右侧设有PLC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预热烘箱,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手工作的玻璃预热烘箱,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成品玻璃在注塑之前会涂有与注塑材料起反应的介质材料——底涂,而底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活性才会提高,才能更好的参与反应。现有的底涂预热是工序是借助玻璃存放架和玻璃预热烘箱完成。玻璃存放架是按玻璃大小比例制作,由竖条状的间隔来隔开玻璃,且竖条状分割物由不易划伤玻璃的材质组成,下带有滑轮。玻璃预热烘箱有箱体,温控装置,不易划伤玻璃的支撑物,加热装置,热电偶,带孔的散热板,光电开关组成。箱体,是按一定规格尺寸制定的能适应大部分产品规格的制成的容纳物;控制面板放置在面向操作人员的一方,上有数显温控仪,及设定按钮;支撑玻璃的支撑物放置在加热箱内,伸出散热板上方;加热装置有加热丝及石英管组成,且加热丝放置在石英管内,固定在烘箱壁上,带孔的散热板固定在箱体壁内,在加热装置上方,上面分布密集的小孔,能传递热量,同时也隔绝加热装置,以防烫伤。红外线反应装置,是放置在散热板之下,上面开孔,接受到玻璃放置表面时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上述组成装置,由于是底涂存放架和烘箱分离,需要由人工配送至烘箱面前,增加工序,且由于烘箱面积小,一次只能加热一片玻璃,使用时需反复的取放玻璃,增加人工成本,另烘箱设定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玻璃在使用时达到要求的温度。同时不能控制底涂包边前的停放时间与底涂的有效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机械手工作的玻璃预热烘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由人工配送至烘箱面前,增加工序,且由于烘箱面积小,一次只能加热一片玻璃,使用时需反复的取放玻璃,增加人工成本,另烘箱设定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玻璃在使用时达到要求的温度。同时不能控制底涂包边前的停放时间与底涂的有效时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机械手工作的玻璃预热烘箱,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内部框架由第一升降框架和第二升降框架组成,所述第一升降框架和第二升降框架之间为焊接,所述第一升降框架的四周铺满40mm的保温层,所述烘箱的顶部设有取料口,所述烘箱的一侧设有方便门,所述烘箱的内部左侧设有自动恒温器,且自动恒温器的上端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方便门后侧的支架上设有第一组感应开关,所述烘箱的底部设有可调节脚杯,所述烘箱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加热管组与第二加热管组,所述烘箱的右侧设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上侧设有第二组感应开关,所述传输线的下侧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的下部设有接地保护器,所述接地保护器的右侧设有电源相序保护装置,所述电源相序保护装置的右侧设有电源,两者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线另一端的上侧设有第三组感应开关,且下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机器人自动上料装置,传送带和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组感应开关的右侧设有PLC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料口的开口出设有特氟龙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箱的右侧和传输线连为一体处设有开口,且传输线采用链式传输带,16B活络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感应器的感应端设在垂直传输运行的最高点,且正与玻璃相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6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