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芯片银行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6022.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骆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玉刚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61422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行卡 芯片 银行卡本体 方向指示标记 本实用新型 多芯片 账户 分区标记 金融机构 账户类型 账户信息 指示读取 插卡 图案 携带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包括银行卡本体,所述银行卡本体为芯片的载体,包括两个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至少设置有两个芯片,每个所述芯片内分别存放着一个账户信息;银行卡本体上各芯片处,还设置有区分标记和方向指示标记,所述分区标记用于区分各芯片的账户类型,区分标记可以是颜色区分标记也可以是文字或数字区分标记或图案区分标记;方向指示标记用于指示读取各芯片中的账户时,银行卡的插卡方向;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同一或多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及多个账户,集成到同一张银行卡上,既便于管理个人的Ⅰ类、Ⅱ类、Ⅲ类账户,还便于存放和携带,使用时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背景技术
银行卡(Bank Card)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邮政储汇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因为各种银行卡都是塑料制成的,又用于存取款和转帐支付,所以又称之为“塑料货币”。
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银行卡分为三种:
1、只有磁条的纯磁条卡(需要刷卡付款);
2、只带芯片的金融IC卡(需要插卡付款,或者碰触付款);
3、磁条和芯片都有的复合卡(既可刷,又可插,还能碰触付款);
纯磁条卡:纯磁条卡用户只要在POS机或ATM机上刷卡,就会在机器上留下该银行卡的磁条信息,因此持有磁条卡的用户,很容易就发生被盗刷的情况,而且有时还会消磁。
IC芯片卡: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其信息存储在智能芯片中,卡内信息难以复制,并且有多重的交易认证流程,可以有效保障账户资金安全。
磁条芯片复合卡:目前,磁条芯片复合卡既有磁条卡又有芯片卡的功能,所以它实际的安全性等同于磁条卡,在防止复制的效果上并没有起到作用。
针对磁条芯片复合卡的弊端,央行于2017年5月关闭了磁条芯片复合卡的磁条交易,也就是说,对于那种既有磁条又有芯片的复合卡,只能使用芯片功能;而纯磁条的银行卡还可以使用,但由于IC芯片卡的高安全性,纯磁条卡正在逐步被IC芯片卡所取代。
近年来,央行针对个人的银行账户出台了许多新政策,其中最优影响最大的是央行261号文件,其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个人使用的银行结算账户将形成以Ⅰ类户为主,Ⅱ、Ⅲ类户为辅的账户体系;同时,还规定:同一个人在同一机构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即每个人只能在同一银行开立一张Ⅰ类账户卡,还可以办理三张Ⅱ类账户卡或Ⅲ类账户卡。
现在,银行卡早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消费工具,几乎每个人手里都会有多张银行卡;很多消费者还拥有同一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比如同时拥有几张借记卡以及信用卡等,众多的银行卡不仅给银行卡的存放及携带出行带了麻烦,同时,在使用时也非常不便,因为同一金融机构的银行卡外观相似,不便于区分,这也给银行卡的使用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将同一或多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及多个账户,集成到同一张银行卡上,既便于管理个人的Ⅰ类、Ⅱ类、Ⅲ类账户,还便于存放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包括银行卡本体,所述银行卡本体为芯片的载体,包括两个工作面,所述工作面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每个芯片分别对应一个账户,所述芯片为IC存储芯片;在每个芯片处设置有区分标记,所述区分标记用于区分各芯片的账户信息,所示区分标记为颜色区分标记或是文字区分标记或数字区分标记或图案区分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玉刚,未经骆玉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6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