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5980.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2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曾黔军;周勇;曾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深科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G01D5/38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码盘 智能计量表 读数装置 远程抄表 安装轴 码道 本实用新型 电信号开关 二进制代码 计算机可读 断电数据 机械位置 扇形区域 实时读数 依次设置 远程传输 状态转换 镂空 感应组 开关量 射型 组对 通电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包括安装轴、码盘和光栅,所述码盘安装在安装轴上,码盘上依次设置有6组镂空的扇形码道,所述光栅为2组对射型光栅,每组光栅均包括感应组和发射组,分别与码盘两面对应设置;本装置利用电信号开关量将机械位置状态转换为二进制代码,变成为计算机可读、可远程传输的信号,因为每个扇形区域对应的码道21与光栅3组合所能产生的开关量唯一,因此本装置具有可实时读数,不需要长期通电保持,断电数据不丢失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电、气类计量表大多纯机械结构,通过机械传动来实现累计计数,此类计量表好处在于终身不会存在数据丢失,也可做到免维护,但是相应的水、电、气服务机构对计量进行信息采集是需要到达计量表的所在位置的现场读数、抄表,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可以,也需要对各计量表远程监控或远程统计,以便于相应的服务机构进行更便捷有效的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利用电信号开关量将机械位置状态转换为二进制代码,成为计算机可读、可远程传输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包括安装轴、码盘和光栅,所述码盘安装在安装轴上,码盘上依次设置有6组镂空的扇形码道,所述光栅为2组对射型光栅,每组光栅均包括感应组和发射组,分别与码盘两面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码盘的码道每组各占据一个不相交的半径范围,第1组到第5组依次从圆心到圆周方向排列,设置方式为,以相同任一直径所在的弦为起点,相同旋向计算角度;第1组144°至162°和324°至342°镂空,第2组108°至126°和288°至306°镂空,第3组72°至90°和250°至270°镂空,第4组36°至54°和216°至234°镂空,第5组0°至18°和180°至198°镂空,第6组0°至36°、72°至108°、144°至180°、 216°至252°和288°至324°镂空;与码盘对应设置的2组对射型光栅相互呈18°的奇数倍夹角布置,每组分别有6组由两边对应的单个感应原件与发射原件组成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直线排列且与码道所在半径位置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与码盘对应设置的2组对射型光栅相互垂直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码盘由不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利用电信号开关量将机械位置状态转换为二进制代码,成为计算机可读、可远程传输信号,本装置具有可实时读数,不需要长期通电保持,断电数据不丢失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远程抄表的智能计量表读数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码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栅示意图。
图中:1-安装轴、2-码盘、3-光栅、21-码道、31-发射原件、32- 感应原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深科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深科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5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