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85463.1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2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肖;方文;李競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阳县景顺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2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 地址: | 323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浇铸装置 浇口盘 半固态成形装置 成型腔 浸入式 铜加工 浇口 射管 铆接 本实用新型 降低装置 冷却固化 使用寿命 输送装置 提高装置 维修成本 固化 焊接 浇铸 镶嵌 堵塞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包括浇铸装置、成型腔和输送装置,所述浇铸装置包括浇口塞、浇口盘、加热器和浸入式射管,所述浇口塞设于浇铸装置上侧,所述浇口塞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于浇口盘,所述浇口盘下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设于浇口盘两侧,所述浸入式射管设于加热器下侧,所述浸入式射管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于加热器,所述成型腔设于浇铸装置下侧,所述成型腔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于浇铸装置。该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通过增设的加热器能够一定程度的防止铜在浇铸的过程中冷却固化,从而不仅能够防止铜固化导致的堵塞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装置的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塑性变形方法,将铜锭坯加工成板材、带材、箔材、管材、棒材、型材和线材。最主要的金属塑性加工方法是轧制、挤压和拉伸,也可采用锻造、深冲、旋压及其他加工工艺。铜和铜合金加工材的一般规格:板材为(0.4~ 25)×(600~3000)毫米;带材宽600~1000毫米;箔材厚0.005~0.05毫米;管材直径可达360毫米;毛细管直径小到0.5毫米;棒材直径5~160毫米;线材直径小到0.01毫米。产品供应状态可分为软、硬和特硬五种。铜加工材的消费量仅次于钢材和铝材,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耐磨和高级弹性材料。
当今市场上的一些铜半固态成形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在对铜进行浇铸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差较大,极易造成铜冷却固态化现象,容易造成堵塞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维修成本,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具备防堵塞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包括浇铸装置、成型腔和输送装置,所述浇铸装置包括浇口塞、浇口盘、加热器和浸入式射管,所述浇口塞设于浇铸装置上侧,所述浇口塞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于浇口盘,所述浇口盘下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设于浇口盘两侧,所述浸入式射管设于加热器下侧,所述浸入式射管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于加热器;所述成型腔设于浇铸装置下侧,所述成型腔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于浇铸装置,所述成型腔下侧设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通过转轴连接于成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装置设于成型腔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动轴、改向轴、输送带和中间架,所述传动轴设于输送装置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间架设于传动轴和改向轴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中间架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改向轴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中间架右侧,所述输送带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于传动轴和改向轴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加热器能够一定程度的防止铜在浇铸的过程中冷却固化,从而不仅能够防止铜固化导致的堵塞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装置的维修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输送装置能够一定程度的方便铜成型后的输送,从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工成本,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加工的半固态成形装置中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阳县景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松阳县景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5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合金钢铸轧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冷室压铸机及其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