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85443.4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欣;刘操;顾永钢;黄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材料 网袋 填充开口 装填 吸附单元 连接索 吸附栅 水污染事件 应急 拉锁 应用 填充吸附材料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组合 二次污染 回收处理 应用形式 解吸 外周 水体 污染物 灵活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由多个吸附单元相互连接而成,该吸附单元由吸附材料装填网袋、填充开口拉锁、吸附材料和连接索扣构成;吸附材料装填网袋上具有填充开口,该填充开口上设置填充开口拉锁;吸附材料装填网袋内填充吸附材料;吸附材料装填网袋外周设置连接索扣,相邻吸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索扣相互连接。该应急吸附栅可进行模块化组合配置,应用形式灵活多样,可应用范围较广,且吸附材料能够实现回收处理,避免了污染物解吸后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以索扣连接,模块组合式的应急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突发水污染事件通常在非常规状况下发生,完全杜绝并不现实,该类事件具有发生、影响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与处置也比一般水污染事件难度更大、更复杂。目前,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中普遍使用颗粒状应急材料(如活性炭)对污染物进行吸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流阻大、较难回收等问题,因此,减小吸附材料投加对水体流通量的阻碍,提高处理效率,并实现吸附材料的有效回收,成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吸附处置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中使用吸附材料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存在流阻大、较难回收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以索扣连接,模块组合式的应急吸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其是由多个吸附单元相互连接而成,该吸附单元由吸附材料装填网袋1、填充开口拉锁2、吸附材料3和连接索扣4构成;吸附材料装填网袋1上具有填充开口,该填充开口上设置填充开口拉锁2;吸附材料装填网袋1内填充吸附材料3;吸附材料装填网袋1外周设置连接索扣4,相邻吸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索扣相互连接。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优选地,所述吸附材料装填网袋1置于水中纵深方向的长度为20~100cm,横向为10~20cm。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吸附单元间的横向距离为1~4cm,纵向距离为1~4cm。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优选地,所述多个吸附单元相互二维连接组成平面状应急吸附栅。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优选地,所述多个吸附单元相互三维连接组成立体状应急吸附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吸附单元之间以索扣连接,形成模块组合式的污染物吸附捕集栅网,结构简易,可以根据污染水体情况灵活调节捕集范围;吸附材料填充后网袋留有空隙,避免吸附材料的堆积,有利于增强污染物与吸附材料之间的传质吸附,同时减小对水体流通量的阻碍;吸附材料放置于组合式网袋中,便于材料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应急吸附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吸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吸附材料装填网袋;2.填充开口拉锁;3.吸附材料;4.连接索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石墨炉可视系统,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实施例1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吸附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5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浮机液面自动稳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美容设备净水箱杀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