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在小型整体式压缩机组中使用的控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85346.5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蓉;岳应;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00 | 分类号: | F04B49/00;F04B3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 小型整体式 控制结构 压缩机组 折叠臂 套环 挡板 可燃气体 气动方式 气缸连接 气缸作用 增压开采 上表面 挡杆 气缸 紧凑 转动 环绕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在小型整体式压缩机组中使用的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有气缸,气缸连接有折叠臂,在安装板下方设置有套环,且折叠臂与套环连接并且在气缸作用下能够带动套环绕着连接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气动方式进行控制,使得其快速实现转向,而且利用挡板和挡杆限定了转向的角度,使得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不会产生碰撞,不需要浪费额外的空间,保证了结构的紧凑,满足可燃气体增压开采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在小型整体式压缩机组中使用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可燃气体增压开采中,一般较为常用的发动机有直列发动机和V型发动机,直列发动机,它的所有汽缸均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它的缸体和曲轴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其缺点是功率较低。而V型发动机就是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汽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汽缸形成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的发动机。V型发动机的高度和长度尺寸小,在汽车上布置起来较为方便。它便于通过扩大汽缸直径来提高排量和功率并且适合于较高的汽缸数。
但是而在可燃气体增压开采中,传统压缩机组的动力需额外提供动力设备(如发动机、电动机等)。传统压缩机组有成本高、体积大、噪声和振动大、对安装基础要求高、安装工艺流程复杂、保养维修复杂的特点。由于各种可燃气体不能全部通过传统压缩机组增压开采,故使部分可燃气体无法开采,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或通过放空火炬燃烧掉,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PM2.5,对环境造成的了严重的破坏。为了避免外接动力,解决压缩机组所需的动力,满足各种可燃气体开采,而且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对燃气发动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压缩机组为整体式结构,一半缸压缩,一半缸动力,共用一根曲轴。从引擎到压缩不需要进行功率转换,能够能很好解决压缩机组所需的动力。可使压缩机组重量轻、体积小、移动方便。经成撬配套后,可以广泛应用于野外、偏僻环境下的各种天然气、煤层气、放空气等需要对可燃气体增压回收的场合。但是这类整体式压缩机组的控制结构转向不方便,无法满足开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传统压缩机的控制结构转向不方便,无法满足开采需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在小型整体式压缩机组中使用的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通过气动方式进行控制,使得其快速实现转向,而且限定了转向的角度,满足可燃气体增压开采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在小型整体式压缩机组中使用的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有气缸,气缸连接有折叠臂,在安装板下方设置有套环,且折叠臂与套环连接并且在气缸作用下能够带动套环绕着连接处转动。目前在可燃气体开采中,为了避免外接动力,解决压缩机组所需的动力,满足各种可燃气体开采,而且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对燃气发动机进行了改造,但是这类整体式压缩机组的控制结构转向不方便,无法满足可燃气体开采需求,而本方案设计的控制结构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安装板上表面固定有气缸,在安装板下方设置有套环,通过折叠臂将气缸和套环连接,而套环安装在需要转动的部件上,折叠臂能够在气缸作用进行折叠伸缩移动,从而带动套环绕着连接处快速转动,动作迅速而且准确,满足可燃气体增压开采的需求。
而为了防止转动时超过最大的转动需求,造成部件之间产生碰撞,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挡板和挡杆,挡板和挡杆均与安装板固定,折叠臂穿过挡板和挡杆之间,折叠臂的横向移动轨迹在挡板和挡杆之间。利用挡板和挡杆来限定转向的角度,使得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不会产生碰撞,不需要浪费额外的空间,保证了结构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5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心柱塞往复式潜油抽油泵
- 下一篇:一种PLC智能污水抽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