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微电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5188.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宁;张国峰;邱宏武;范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嘉寓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13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化信息 控制逆变系统 智能微电网 管理系统 储能 太阳能收集系统 风能收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 交流电能 直流电能 直流负载 交流电 用户监控系统 用户交流负载 直流电 太阳能转换 新能源技术 供电 存储电能 电力输送 风能转换 监控系统 用户负载 电网 扰动 用户端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电网。该智能微电网包括控制逆变系统、储能管理系统、用户端监控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以及用于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风能收集系统;储能管理系统用于存储电能以及向用户直流负载供电;用户监控系统用于将获取的直流电能变化信息和交流电能变化信息发送给控制逆变系统;控制逆变系统用于根据直流电能变化信息控制储能管理系统向用户直流负载供电,以及根据交流电能变化信息将太阳能收集系统和风能收集系统转换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后供给用户交流负载和/或电网。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大大降低对电网的扰动和对用户负载的影响,而且还可显著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微电网。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增加能源持续供给能力、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逐步恢复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在发电领域得到大力发展,例如庭光伏发电、住宅小区光伏发电、企事业办公大楼光伏发电、企业厂房光伏发电等。但是,太阳能和风能受季节、时段和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发生供电中断或供电不稳的情况,从而不仅易损坏用户负载,而且还会对电网产生较大扰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易损坏用户负载、对电网产生较大扰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电网,该智能微电网包括控制逆变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逆变系统电连接的太阳能收集系统、风能收集系统、储能管理系统和用户端监控系统;
所述太阳能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太阳能,并将所收集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所述风能收集系统用于收集风能,并将所收集的风能转换为电能;
所述储能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所述太阳能收集系统和所述风能收集系统的电能,并为用户直流负载供电;
所述用户监控系统用于实时获取用户负载的直流电能变化信息和交流电能变化信息,并将所述直流电能变化信息和所述交流电能变化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逆变系统;
所述控制逆变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能变化信息控制所述储能管理系统向用户直流负载供电,以及根据所述交流电能变化信息将所述太阳能收集系统和所述风能收集系统转换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后供给用户交流负载和/或电网。
其中,所述太阳能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
其中,所述风能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其中,所述风力发电机为垂直风力发电机。
其中,所述储能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蓄电池。
其中,所述用户端监控系统包括智能电表。
其中,所述控制逆变系统为风光储能一体机。
其中,所述风光储能一体机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太阳能收集系统和风能收集系统分别将收集的太阳能和风能转换为电能后存储在储能管理系统中;同时利用控制逆变系统控制储能管理系统向用户直流负载供电,或将太阳能收集系统和风能收集系统转换的部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后供给用户交流负载、电网。从而不仅能够短时间内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大大降低对电网的扰动和对用户负载的影响,而且由于该智能微电网设置在用户侧,因此可显著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嘉寓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嘉寓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5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发电系统
- 下一篇:电流感应取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