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矫形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2918.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侯凯;王成功;尹树伟;李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14 | 分类号: | A61F5/14;B29C64/386;B33Y5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网状结构 脚掌 矫形鞋垫 打印 后跟区 脚趾区 前区 足弓 本实用新型 一体结构 足部治疗 辅具 受力 足底 均衡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矫形鞋垫。其中,3D打印矫形鞋垫,包括用于对脚掌进行足部治疗的底层,底层包括足弓区、脚趾区、脚掌前区、脚掌中区和后跟区,足弓区、脚趾区、脚掌前区、脚掌中区和后跟区为一体结构;其中,足弓区设有第一立体网状结构构成,脚趾区设有第二立体网状结构构成,脚掌前区设有第三立体网状结构构成,脚掌中区设有第四立体网状结构构成,后跟区设有第五立体网状结构构成,第一立体网状结构、第二立体网状结构、第三立体网状结构、第四立体网状结构和第五立体网状结构分别为不同的立体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矫形鞋垫,针对脚掌足底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立体网状结构,使受力更均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矫形鞋垫。
背景技术
当人在站立、行走和负重时,双脚的足弓常处于悬空状态,以达到缓冲震荡和保护内脏的作用,但是如果形成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或是由于各种损伤或退变,导致足弓消失,形成扁平足后,则会出现走路时脚部酸、麻、胀、痛的现象,久而久之,则形成脚垫、鸡眼、跟骨刺、骨质增生、跛行等症状,有这类疾患的人平时会在鞋内垫入鞋垫,以提高足部的舒适度。相对于现有的平板形鞋垫,矫形鞋垫能够更好的保护人体的足部。
矫形鞋垫是一种可以改变地面来适应穿着者的足部形状的产品,由于其能够根据人体的足部形状与其贴合,矫形鞋垫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患有下肢生物力学异常或由这些异常引起的足部机械问题的人的需求。但如果生产出形状统一的矫形鞋垫,由于每个人的足部形状都不一样,这将大大降低矫形鞋垫的作用,因此,3D打印矫形鞋垫因为出色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逐渐成为矫形鞋垫的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3D打印矫形鞋垫多为一种实体结构或单一多孔状结构,其与传统用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也称为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制作的矫形鞋垫相比,在病灶部位受力的分布并无明显的改变和优势。造成这种受力不均匀的原因是由于现有的3D打印矫形鞋垫采用单一多孔网状结构,导致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是一致的,因此,其对病灶周边的压力不能充分分解,容易使常用病人(如糖尿病足)病灶周围压力分配不合理,严重情况下,可能引起其他足底部位组织的血运障碍。除此之外,采用单一多孔网状结构的3D打印矫形鞋垫还具有结构单一、强度差以及耐用性差的缺点。另外,采用一种实体结构的3D打印矫形鞋垫还具有透气性差、结构单一以及重量大的缺点。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均采用单一多孔网状结构或者一种实体结构导致的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舒适性强、重量轻并且更耐用的3D打印矫形鞋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矫形鞋垫,针对脚掌足底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立体网状结构,使受力更加均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矫形鞋垫,包括用于对脚掌进行足部治疗的底层,底层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脚掌的足弓的足弓区,底层除足弓区以外的区域按照脚掌的长度方向由脚掌的脚趾部位到后跟部位依次分为脚趾区、脚掌前区、脚掌中区和后跟区,足弓区、脚趾区、脚掌前区、脚掌中区和后跟区为一体结构;其中,
足弓区设有第一立体网状结构构成,脚趾区设有第二立体网状结构构成,脚掌前区设有第三立体网状结构构成,脚掌中区设有第四立体网状结构构成,后跟区设有第五立体网状结构构成,第一立体网状结构、第二立体网状结构、第三立体网状结构、第四立体网状结构和第五立体网状结构分别为不同的立体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立体网状结构包括沿足弓弧度方向均匀排布的多列第一开孔;第一开孔在第一立体网状结构中的开孔率为40%。
进一步地,第二立体网状结构由多个第二框架相互连接构成,第二立体网状结构上设有多个第二开孔,第二开孔在第二立体网状结构中的开孔率为60%。
进一步地,第三立体网状结构由多个第三框架相互连接构成,第三立体网状结构上设有多个第三开孔,第三开孔在第三立体网状结构中的开孔率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2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