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厚探伤多功能可拆式防磨损检测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1628.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竑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奥林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探头 尼龙支撑 探伤 测厚 不锈钢 尼龙套管 可拆式 可拆式连接 防磨损 耐磨套 检测 本实用新型 耐磨性 电缆接线 电连接 压紧套 插座 耐磨 报废 外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厚探伤多功能可拆式防磨损检测探头,包括尼龙支撑架、测厚线圈、探伤线圈、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尼龙套管和不锈钢耐磨套。测厚线圈和探伤线圈分别套设在尼龙支撑架中部并与设于尼龙支撑架内部的第一电缆线电连接。第二电缆线的一端通过电缆接线插座与第一电缆线可拆式连接,在第二电缆线外套设有尼龙套管,且尼龙套管的端部与尼龙支撑架的后端通过不锈钢压紧套可拆式连接。不锈钢耐磨套套设于尼龙支撑架的前后两端。使用单个探头就能使探伤和测厚同时进行。另外,采用可拆式探头可减少外出检测时所带电缆线数量,无需将电缆线和探头一起报废。再有,通过在探头前后两端增加不锈钢耐磨套后提高了探头的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检测探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厚探伤多功能可拆式防磨损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用于管材涡流检测的传感器通常由激励线圈、线圈支撑架1、检测线圈10、连接电缆11、尼龙套管6等组成,激励线圈、检测线圈、线圈支撑架统称为探头。现有技术中,支撑架上只设有一个检测线圈,检测线圈只能单独检测探伤或者测厚。即当同时需要对管材进行探伤和测厚时,需要使用两个探头。另外,探头与电缆及尼龙套管之间采用一体化设计或者焊接、热熔固化等固定连接方式。因此,在外出检测时,一根电缆只能固定使用一个探头,当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探头时,就需要相应搬运多个分别与探头固定连接的多个探头。而单根电缆一般都长达数十米,重量较大,故搬运不方便。一旦探头线圈损坏,整个传感器包括电缆和探头就一起报废,造成电缆线的浪费,提高了产品使用成本。再有,由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探头在管内与管道内壁直接接触并需要快速移动,因此探头与管道内壁之间会产生巨大摩擦,从而会造成探头的尼龙支撑架快速磨损,最终导致探头损坏,使探头寿命下降,增加探头的使用成本。总之,现有技术的用于管材涡流检测的传感器存在以下缺点:1.探伤和测厚不能一次完成,检测效率底; 2.探头损坏后不能更换,整个传感器都得报废;3.探头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厚探伤多功能可拆式防磨损检测探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厚探伤多功能可拆式防磨损检测探头,包括尼龙支撑架、测厚线圈、探伤线圈、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尼龙套管和不锈钢耐磨套;测厚线圈和探伤线圈分别套设在尼龙支撑架中部并与设于尼龙支撑架内部的第一电缆线电连接;第二电缆线的一端通过电缆接线插座与第一电缆线可拆式连接,第二电缆线的另一端向尼龙支撑架的后端向外延伸,在第二电缆线外套设有尼龙套管,且尼龙套管的端部与尼龙支撑架的后端通过不锈钢压紧套可拆式连接;不锈钢耐磨套套设于尼龙支撑架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不锈钢压紧套的一端套设在尼龙支撑架的后端,不锈钢压紧套的另一端套设在尼龙套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套设于尼龙支撑架的后端的不锈钢耐磨套位于不锈钢压紧套和测厚线圈之间并靠近不锈钢压紧套。
进一步的,不锈钢耐磨套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地套设在支撑架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不锈钢耐磨套通过螺钉固定地套设在支撑架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不锈钢耐磨套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单个探头就能使探伤和测厚同时进行,可提高工作效率一倍,减轻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另外,采用可拆式探头,可减少外出检测时所带电缆线数量,同时对损坏的传感器通过更换探头便可及时恢复,无需将电缆线和探头一起报废,降低了检测成本。再有,通过在探头前后两端增加不锈钢耐磨套后,在保证探头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高了探头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管材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厚探伤多功能可拆式防磨损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奥林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奥林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1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