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81111.9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康颖;刘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龙腾 |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体 吻合 教学演示模型 本实用新型 管壁 两排 内层 排孔 干净卫生 软性材料 手术操作 演示模型 周向分布 靠内的 靠外的 可重复 贯穿 缝合 学生 实物 讲解 练习 老师 教学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其包括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两个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管状体至少在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两排孔,其中,靠外的一排孔同时贯穿外层和内层,靠内的一排孔仅贯穿外层,所述两排孔均周向分布在管状体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中的肠端端吻合方法演示模型可重复使用且干净卫生,便于老师讲解肠端端吻合的缝合方法及步骤,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手术操作的步骤和细节,结合学生后期在实物上的操作练习,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肠端端吻合术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操作,其操作方法是五年制临床本科生在学习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已往的教学中老师为了教学,经常使用猪小肠进行演示,但是在用猪小肠演示吻合方法时,往往由于猪小肠的直径较小,导致学生难以看清楚老师的示范,而且,猪小肠容易腐臭,一般要经过特别准备才能用于教学,因此更适合学生的操作练习,而不太适合随时随地或反复地在教学讲解时应用。目前,没有合适的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一直是教学中短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教学效果较佳的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包括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两个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管状体至少在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两排孔,其中,靠外的一排孔同时贯穿外层和内层,靠内的一排孔仅贯穿外层,所述两排孔均周向分布在管状体的管壁上。
优选地,所述孔内设置有圆环形的器眼,所述器眼由金属铝制成。
其中,所述管状体的外层直径为5cm,内层直径为4.5cm。
其中,所述孔的直径约为0.3cm。
其中,所述管状体的长度为20cm。
其中,所述软性材料为帆布或牛仔布。
优选地,所述靠外的一排孔距离所述管状体一端端面的距离为0.3cm。
优选地,所述靠内的一排孔距离所述管状体一端端面的距离为0.5cm。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管状体包括外层和内层,其中外层用于模拟浆膜层和浆膜肌层,内层用于模拟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另外还在管状体的至少一端管壁上设置有两排孔,其中,靠外的一排孔同时贯穿外层和内层,靠内的一排孔仅贯穿外层而不贯穿内层。老师在进行肠端端吻合手术操作方法的教学时,只需将有韧性的塑料丝线从预制的孔中按照吻合步骤穿过外层孔、然后穿过内层孔从而将两个管状体吻合成为一个管状体。本实用新型中的肠吻合手术演示模型可重复使用且干净卫生,非常适用于老师对肠端端吻合步骤进行讲解,可在教学中直观清晰地展示肠吻合的步骤方法,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手术操作的步骤和细节,结合学生后期在实物上的操作练习,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的管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的两个管状体缝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的孔的结构示意图。
1——管状体 2——孔 3——外层
4——内层 5——器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1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教育工具
- 下一篇:一种急诊护理用呼吸机模拟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