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9239.1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切换开关 备用电源 电源接线柱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源 备用电源切换 金属接线板 便于移动 电源故障 电源恢复 电源连接 电源切换 供电场合 进出线 轻便 移动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箱体、自动切换开关、金属接线板和电源接线柱,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上设置有常用电源空开和备用电源空开,所述的常用电源空开与常用电源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源空开与备用电源连接,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还与电源接线柱连接,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自动切换开关,当常用电源故障时,将常用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并在常用电源恢复正常时,将备用电源切换至常用电源,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在箱体底部设置有电源接线柱,使进出线接线更方便,再者,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便于移动,不受保供电场合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实用新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应急保电装置,例如发电车等,占地面积大、移动不方便,给保供电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传统的应急保电装置只能在一种电网电源或者发电机电源下工作,如果一路电源故障需要切换到另一路电源时,传统的应急保供电装置需要人工拆除与故障电源的连接线,并重新连接至正常的电源下,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大大增加,降低了保电质量的大大降低,同时传统的应保供电装置电源进线和出线的接线也比较麻烦,的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用于应急保电的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用以解决传统的应急保电装置在进行电源切换时,需要人工拆除与现有电源的连接线,并重新连接至需要的电源下,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用以解决传统的应急保电装置进出线接线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箱体、自动切换开关、金属接线板和至少两个电源接线柱,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上设置有常用电源空开和备用电源空开,所述的常用电源空开与常用电源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源空开与备用电源连接,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还与电源接线柱连接。
所述的电源接线柱设置在金属接线板上,所述的金属接线板设置在位于箱体下部的第一支架上。
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固定设置在位于箱体上部的第二支架上。
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上还设置有切换把手,所述的切换把手分别与常用电源空开和备用电源空开连接。
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上还设置有自动切换开关接地端,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接地端与箱体连接。
所述的箱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电缆孔。
所述的箱体底部还设置有四个脚轮,所述的脚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所述的箱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拉杆。
所述的箱体上面板上设置有常用电源指示灯、备用电源指示灯、电压电流显示屏和上把手,所述的箱体中面板上设置有数字显示器,所述的箱体下面板上设置有下把手。
所述的自动切换开关背面设置有紧急停止按钮和集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自动切换开关,当常用电源出现故障时,在预定时间内将常用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并在常用电源恢复正常时,将备用电源切换至常用电源,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在箱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源接线柱,使便携式移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进出线接线更方便,再者,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便于移动,不受保供电场合、地形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9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