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转接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8290.0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潘忠;屠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2/59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连接器 线缆导体 转接线 后续加工过程 本实用新型 笔记本电脑 液晶显示器 导通性能 电子设备 信号传输 液晶电视 一体结构 依次连接 不良率 焊接 | ||
一种PCB转接线;包括接端连接器、PCB以及线缆导体;所述接端连接器为两个,所述PCB也为两个,按照接端连接器、PCB、线缆导体、PCB及接端连接器的顺序依次连接,并焊接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结构合理,设计局限性小;有效降低了在产品后续加工过程的不良率;宽度适宜,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导通性能且连接可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连接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CB转接线。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线缆与连接器无法匹配,因为连接器焊盘的大小是固定的,而线缆太粗或者太细,均无法达到产品的使用功能(比如线材太粗,焊接过程中,连接器焊盘容易短接,线材太细,产品的保持力不够),导致功能频频出现异常,量产产品客人抱怨不断。
另外,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并且均朝小体积、设计工艺要求高、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产品都是朝着更轻、更薄、更窄、多功能化的设计方向发展,常规的线缆焊接制程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客户机构件的空间要求及设计要求。如何实现线缆与连接器适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转接线。该连接结构通过PCB转接而形成信号输出,设计局限性小、传输稳定性高、自动化能力强,产能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转接线;包括接端连接器、PCB以及线缆导体;所述接端连接器为两个,所述PCB也为两个,按照接端连接器、PCB、线缆导体、PCB及接端连接器的顺序依次连接,并焊接成一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PCB的一端与所述接端连接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线缆导体连接,在满足客人要求的性能(即屏蔽效果及讯号传输)前提下,所述PCB与焊接处焊盘的间距和外形可对应进行任意设计;使之更容易焊接及提升焊接良率。
2、上述方案中,所述PCB的一端与所述接端连接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线缆导体连接,设置一定的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气压值等),焊接点加热,形成PCB转接线。
3、上述方案中,所述接端连接器作为互配端端口,所述PCB为线缆导体和接端连接器的中间转接连接的载体;所述线缆导体为主要讯号传输;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产品讯号传输的稳定性,此产品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的信号传输。
4、上述方案中,通过Hot-bar机焊接工艺,使所述线缆导体与PCB、PCB与接端连接器之间以焊接方式,结合成一体,更牢靠的无缝连接,避免了线缆导体与接端连接器在设计端的适配问题。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结构合理,设计局限性小;有效降低了在产品后续加工过程的不良率;宽度适宜,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导通性能且连接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8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磁场干扰的欧标电脑电源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转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