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设施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6756.3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利永明;利建文;黄日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烟室 壳体 出烟管 鼓风机 加热器 检测装置 消防设施 外管 电源 调整检测装置 装置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 烟感探测器 电源连接 环状容器 检测结果 壳体内部 受热 出烟口 开口处 体内部 纤维块 支撑杆 发烟 入壳 网面 装载 相通 一体化 携带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设施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发烟室、电源和鼓风机,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出烟管,从开口处通入壳体内部;所述发烟室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出烟管相通,所述发烟室与鼓风机相邻的内部设有网面,所述网面上方设有加热器,所述鼓风机与加热器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壳体和发烟室之间设有受热纤维块,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外管,所述发烟室上部设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上面连接设有出烟口;通过在壳体外设置支撑杆,方便调整检测装置与烟感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在装置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补充环状容器中的发烟液体电源装载在外管内,这样装置本身就一体化了,方便了操作又方便了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防设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安全作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改善消防基础建设,各地把消防队(站)、消火栓、消防装备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建设等纳入政府工作考评。3年中,全国新建消防队(站)1200多个,新增消火栓20多万个,新购消防车辆6200多辆;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队员接近16万人,成为公安消防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然而,随着消防设备的完善,消防部门或群众对于其维护的人力成本大大增加,另外,一旦发生大型火灾,需要及时疏散在场群众,并依靠消防队员及时到场救灾。举例来说,在现实中通常存在一些人员稀少的“信息孤岛”和“能力孤岛”,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及时通知附近群众及消防部门,即使有消防设备也鞭长莫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群众、消防部门在发生火灾后的反应力以及提高消防设备的维护工作效率,是减少损失的关键因素。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会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早期火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消防系统中,常采用烟感探测器来监控是否有火灾发生,主要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防范火灾。消防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过程,若烟感探测器在此过程中不能保持正常工作,将严重影响消防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因此,定期对烟感探测器进行检测,保证其正常工作对有效预防火灾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烟感探测器检测仪缺少对检测完成后过量烟雾的处理装置,这对长期使用检测仪的工作人员的健康存在危害。且在消防系统中,烟感探测器多安装在较高的位置,检测仪的使用多存在设备不方便携带或移动的问题,或者设备开启或关闭不及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消防设施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设施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发烟室、电源和鼓风机,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出烟管,从开口处通入壳体内部;所述发烟室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出烟管相通,所述发烟室与鼓风机相邻的内部设有网面,所述网面上方设有加热器,所述鼓风机与加热器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壳体和发烟室之间设有受热纤维块,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外管,所述发烟室上部设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上面连接设有出烟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面设有开口,开口大小是出烟管外径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烟室与鼓风机之间设置集风板,集风板一侧固定在鼓风机边缘,另一侧固定在发烟室的网面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热纤维块设在发烟室的外壁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烟室与发烟液体的外管连接后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间存放发烟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外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壳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装置上配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置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鼓风机、加热器上均设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6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