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育苗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6430.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丁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8 | 分类号: | A01G9/28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63099 云南省文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穴 苗架 苗夹 本实用新型 盘体 曲架 育苗盘 幼苗 一次定位 植物根茎 培养基 植株 放入 扶正 基质 苗盘 避开 移植 培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育苗盘,包括盘体、若干育苗穴和苗架,所述育苗穴开设在盘体上,所述苗架搭设在育苗穴上;所述苗架包括框架、曲架和苗夹;所述框架搭设在盘体上的育苗穴之间,并在所述育苗穴上方均设有苗夹,所述苗夹和框架通过曲架相连。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育苗穴上方设置了苗架,苗架上的苗夹可以固定幼苗,在进行培育时可以先将幼苗分别夹在苗夹上,然后将苗架放在育苗穴上,可以实现一次定位,此时再放入培养基即可,不需要一株一株地将苗在育苗穴内扶正然后再加入基质。因此本实用新型移植效率要高于一般的苗盘。苗夹和框架通过曲架相连,可以让框架避开植物根茎,避免框架伤到植株的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育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育苗盘。
背景技术
很多植物幼株成活率不高,为了保证植株的成活率,往往在进行种植前先对植株进行育苗,一般先是将植物的种子均匀播撒在培养基中,然后等长出幼株后再将幼株分别移植到育苗装置内进行二次发育和成长,等植株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再移植到土里栽培,在第一步移植时,植物幼苗还比较细嫩,置入育苗装置时需要用手将植株扶正,然后再加入培养基,不如容易损坏植株幼苗,折断根茎。此种方式移植效率很慢,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植效率高的新型育苗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育苗盘,包括盘体、若干育苗穴和苗架,所述育苗穴开设在盘体上,所述苗架搭设在育苗穴上;所述苗架包括框架、曲架和苗夹;所述框架搭设在盘体上的育苗穴之间,并在所述育苗穴上方均设有苗夹,所述苗夹和框架通过曲架相连。
进一步的,育苗穴为圆形或者正方形,呈矩形布置。
进一步的,苗夹的内侧覆盖有海绵。
进一步的,盘体上的育苗穴之间开设有用于固定框架的卡槽。
进一步的,框架上活动连接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育苗穴上方设置了苗架,苗架上的苗夹可以固定幼苗,在进行培育时可以先将幼苗分别夹在苗夹上,然后将苗架放在育苗穴上,可以实现一次定位,此时再放入培养基即可,不需要一株一株地将苗在育苗穴内扶正然后再加入基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效率要高于一般的苗盘。苗夹和框架通过曲架相连,可以让框架避开植物根茎,避免框架伤到植株的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苗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体,2-育苗穴,21-卡槽,3-苗架,31-苗夹,310-海绵,32-框架,33-曲架,34-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
一种新型育苗盘,包括盘体1、若干育苗穴2和苗架3,所述育苗穴2开设在盘体1上,所述苗架3搭设在育苗穴2上;所述苗架3包括框架32、曲架33和苗夹31;所述框架32搭设在盘体1上的育苗穴2之间,并在所述育苗穴2上方均设有苗夹31,所述苗夹31和框架32通过曲架33相连。
优选的,为了尽量的利用育苗盘上的空间,方便于苗架3的制作,育苗穴2为圆形或者正方形,呈矩形布置。
优选的,为了保护幼株不被夹伤,苗夹31的内侧覆盖有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6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限根种植苗圃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高加工用油菜籽硒含量的油菜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