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加氢气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6214.6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张刚;王凤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焦 集汽箱 中心筒 炉体 存储室 本实用新型 加氢气化 喷嘴 分流板 煤粉 内壁 合成气出口 水蒸气 半焦出口 侧壁顶部 二次反应 炉体侧壁 炉体上部 密闭连接 喷嘴进口 碳转化率 原料成本 氢气 出汽孔 漏斗状 底面 顶面 均布 排出 支架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加氢气化炉,其包括顶部设有合成气出口的炉体、中心筒、半焦分流板、集汽箱和半焦存储室;炉体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喷嘴,喷嘴进口端穿过炉体侧壁置于炉体外,喷嘴下方的炉体的内壁上密闭连接有漏斗状的中心筒,中心筒下方通过支架设有集汽箱,集汽箱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半焦分流板,炉体底部为半焦存储室,半焦存储室底面设有半焦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煤粉和氢气进行一次反应后产生的半焦通过中心筒集中下落到集汽箱顶部,能够使一次反应产生的半焦全部进行二次反应,避免浪费;集汽箱顶面均布出汽孔,水蒸气可均匀排出并与半焦充分反应,提高煤粉的碳转化率,节省原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加氢气化炉。
背景技术:
加氢气化反应是指含碳化合物与氢气在温度为700-1000℃、压力为5-10MPa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富含甲烷的粗煤气、高附加值芳烃油品和高热值半焦的过程,煤粉为主要原料,因此煤粉的碳转化率对加氢气化反应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煤粉在气化炉中只进行一次加氢气化反应,煤粉的碳转化率仅为50%左右,由于碳转化率低,在保证合成气产量的前提下,需要大量的原料,大大增加了加氢气化反应的原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转化率高的新型加氢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新型加氢气化炉,其包括顶部设有合成气出口的炉体,所述炉体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进口端穿过所述炉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炉体外,所述喷嘴下方的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密闭连接有漏斗状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下方的所述炉体内通过支架固定设有集汽箱,所述集汽箱顶面均布出汽孔,所述集汽箱底部设有水蒸气进汽口,所述水蒸气进汽口与所述炉体侧壁上的二次反应水蒸气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汽箱顶部设有喇叭状的半焦分流板,所述半焦分流板的缩口端与所述集汽箱的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炉体底部为半焦存储室,所述半焦存储室底面设有半焦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上部侧壁周向均布四个所述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集汽箱顶面为上凸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煤粉和氢气进行一次反应后产生的半焦通过中心筒集中下落到集汽箱顶部,能够使一次反应产生的半焦全部进行二次反应,避免浪费;2、集汽箱顶面均布出汽孔,水蒸气可均匀排出并与半焦充分反应,提高煤粉的碳转化率,节省原料成本;3、集汽箱顶面为上凸弧面,便于将二次反应后的半焦从集汽箱顶部吹落,避免半焦堆积影响反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合成气出口11,炉体1,中心筒2,集汽箱3,半焦分流板4,半焦存储室5,喷嘴6,出汽孔31,半焦出口51,二次反应水蒸气入口12,水蒸气进汽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新型加氢气化炉,其包括顶部设有合成气出口11 的炉体1,炉体1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喷嘴6,喷嘴6的进口端穿过炉体1的侧壁置于炉体1外,本实施例中炉体1上部侧壁周向均布四个喷嘴6,喷嘴6用于将反应原料通入炉体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6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