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5568.9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陶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新顺航游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C9/20;B63C9/08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圈 本实用新型 操控装置 喷泵装置 动力装置驱动 救援 定位系统 动力装置 救生设备 控制动作 遥控信号 接收器 智能 壳体 成功率 体内 体力 消耗 | ||
1.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圈壳体,在救生圈壳体内设置有喷泵装置,喷泵装置由动力装置驱动动作,所述动力装置由操控装置控制动作,所述操控装置上设置有定位系统或/和能接受遥控信号的接收器;
所述喷泵装置包括喷泵管道(1),喷泵管道(1)的一端为吸水口(2),另一端为喷射口(3),在所述喷射口(3)的后端设置有导流罩(4),传动轴(6)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喷泵管道(1)伸入导流罩(4)内,在位于导流罩(4)内的传动轴(6)上设置有螺旋桨(5);
所述救生圈壳体上设置有与喷泵管道(1)的吸水端对应的吸水窗口,所述导流罩(4)的外端位于救生圈壳体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壳体的尾部设置有两个分叉部,喷泵装置分别设置在救生圈壳体的两个分叉部的端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水冷式高速电机(9),该电机(9)的转轴与传动轴(6)连接且同轴线设置,所述水冷式高速电机(9)与电子调速器连接,水冷式高速电机(9)、电子调速器由电池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水冷式高速电机(9)内的冷却管路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喷泵管道(1)的出水端连接,水冷式高速电机(9)内的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电子调速器内的冷却管路的进水端连接,电子调速器内的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排水管向外排水;
或所述电子调速器内的冷却管路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喷泵管道(1)的出水端连接,电子调速器的冷却管路的出水端与水冷式高速电机(9)内的冷却管路的进水端之间通连接管连接,水冷式高速电机(9)内的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排水管向外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泵管道(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轴(6)的安装管(10),喷泵管道(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安装座(12)设置在救生圈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壳体包括上壳体(13)、下壳体(14),所述喷泵管道(1)的吸水口固定在下壳体(14)上,所述吸水窗口位于下壳体(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壳体包括上壳体(13)、下壳体(14),所述安装管(10)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5)上,所述喷泵管道(1)的喷射口(3)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2)上,所述喷泵管道(1)在救生圈壳体能随上壳体(13)、下壳体(14)的翻转而翻转,在上壳体(13)、下壳体(14)上均设置有吸水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泵管道(1)的吸水口处设置有配重(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壳体外设置有照明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壳体外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手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新顺航游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新顺航游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55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且高度可变化的登船塔
- 下一篇:一种水上脚踩船防溺水的前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