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辅助防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5003.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7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琬如;徐子航;徐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10L17/22;G06K9/00;H04W4/024;H04W4/40;B60R21/0134;B60W50/14;B60W40/08;B60Q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报警装置 导航装置 空气检测装置 疲劳检测装置 测距装置 疲劳报警 防御系统 身份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 驾驶员状态 近距离报警 驾驶 车辆运行 路况信息 实时监控 显示装置 语音警告 语音提醒 控制器 触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为涉及一种车辆的辅助防御系统,包括:导航装置、测距装置、疲劳检测装置、空气检测装置、语音报警装置、控制器、显示装置、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导航装置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并导航;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测距装置、疲劳检测装置和空气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近距离报警信号、疲劳报警信号和疲劳报警信号均触发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发出语音提醒或语音警告。有益效果是:通过导航装置、测距装置、语音报警装置、疲劳检测装置以及空气检测装置的综合应用,能够对车辆运行的状况、路况信息、驾驶员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减少在驾驶过程中意外的发生;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辅助防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驾驶员数量激增,无论在普通公路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因为特殊天气及黑夜的影响,小型车辆驾驶位的高度低导致驾驶员的视线高度低而容易被前方车辆阻挡,驾驶员因为疲劳驾驶而导致的的判断能力偏差,甚至个别违法违规驾驶员酒驾、醉驾、毒驾,以至很多驾驶员无证驾驶等等,导致追尾、擦碰、超速等事故不断发生。
虽然现有的车辆中增加了GPS导航系统,其可以解决一定的驾驶过程中的问题,但是由于数据更新与实际情况变更太快,如修路导致的交通管制,自然灾害导致的路面落石,路面上突然出现的行人、动物等,这些都是导航无法发现的,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普通车型上使用的主动防御系统,以便协助驾驶员科学驾车、安全驾车并利用所装本系统的车辆形成临时、简易网络,相互协调、提醒各车辆之间的位置以及相对速度,减少追尾、超速等人为误判导致的事故,为社会和个人避免重大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同时可以通过测距装置提早发现并告知驾驶员路面状况。因此,可以说,本实用新型是解决导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辅助防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车辆驾驶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无法及时处理路况突发事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辆的辅助防御系统,包括:
身份识别装置,包括语音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指纹模块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用以识别驾驶员身份;
导航装置,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并导航;
测距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前端和/或后端和/或左侧和/或右侧,用以检测到前/后/左/右侧车辆距离小于一定距离时发出近距离报警信号;
疲劳检测装置,安装在车辆的驾驶室内,用以检测到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发出疲劳报警信号;
空气检测装置,安装在车辆的驾驶室内,用以检测到驾驶室内气体超出预设标准时发出气体报警信号;
语音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测距装置、疲劳检测装置和空气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近距离报警信号、疲劳报警信号和疲劳报警信号均触发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发出语音提醒或语音警告;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测距装置、语音报警装置、疲劳检测装置、空气检测装置,以实现对各个系统部件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显示车辆的信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手腕体能指标监测装置,所述手腕体能指标监测装置固定在驾驶员的腕臂上,用以检测到驾驶员体能体温超出预设标准时发出体能报警信号;所述手腕体能指标监测装置分别与控制器和语音报警装置相连接,所述体能报警信号能触发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发出语音提醒或语音警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超声波测距或微波雷达测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使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导航装置内设有GPRS定位芯片或北斗定位芯片,以实现测量的精准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5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司用交换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力通信现场的巡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