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塑拉杆箱板材挤出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3809.6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康钱;阮汝平;蒋丽莉;张东平;刘志欣;张溯;范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润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上海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料筒 拉杆箱 板材挤出 成型装置 垂直设置 流体融合 主螺杆 流道 热塑 右侧流道 左侧流道 主料筒 主流道 口模 本实用新型 边角料 制造 | ||
一种热塑拉杆箱板材挤出成型装置,它涉及拉杆箱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塑拉杆箱板材挤出成型装置。它包含料筒、螺杆、流道、流体融合端、口模,料筒包含左侧料筒、主料筒、右侧料筒,螺杆包含左侧螺杆、主螺杆、右侧螺杆,流道包含左侧流道、主流道、右侧流道,左侧料筒垂直设置在左侧螺杆上,主料筒垂直设置在主螺杆上,右侧料筒垂直设置在右侧螺杆上,左侧螺杆与左侧流道相连通,主螺杆与主流道相连通,左侧螺杆与右侧流道相连通,流体融合端与流道相连通,口模设置在流体融合端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减少边角料的浪费成本,避免了物料的浪费,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箱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塑拉杆箱板材挤出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出行的日益增多,拉杆箱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推动着箱包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热塑拉杆箱主要采用吸塑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吸塑成型主要是先将塑胶粒子熔融后挤出制备成板材,然后将制得的板材经工装夹具夹持,对板材进行二次加热熔融后经真空负压吸附在模具上,经冷却成型,后裁切去四周被夹持的边角,制得完整箱壳。在该工艺过程中,所切除多余边角所用物料占原材料的比例高达近三分之一,材料成本浪费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热塑拉杆箱板材挤出成型装置。它减少边角料的浪费成本,避免了物料的浪费,节省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料筒1、螺杆 2、流道3、流体融合端4、口模5,料筒1包含左侧料筒1-1、主料筒1-2、右侧料筒1-3,螺杆2包含左侧螺杆2-1、主螺杆2-2、右侧螺杆2-3,流道3 包含左侧流道3-1、主流道3-2、右侧流道3-3,左侧料筒1-1垂直设置在左侧螺杆2-1上,主料筒1-2垂直设置在主螺杆2-2上,右侧料筒1-3垂直设置在右侧螺杆2-3上,左侧螺杆2-1与左侧流道3-1相连通,主螺杆2-2与主流道3-2相连通,左侧螺杆2-3与右侧流道3-3相连通,流体融合端4与流道3相连通,口模5设置在流体融合端4的一端。
所述的主流道3-2入口的宽度大于左侧流道3-1入口的宽度和右侧流道 3-3入口的宽度,主流道3-2的高度高于左侧流道3-1的高度和右侧流道3-3 的高度。
所述的流体融合端4的宽度为0.5-2.0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物料A、B、C经干燥处理后,送入左侧料筒 1-1、主料筒1-2、右侧料筒1-3中,分别经左侧螺杆2-1、主螺杆2-2、右侧螺杆2-3加热搅拌处理后挤出,进入左侧流道3-1、主流道3-2、右侧流道3-3,熔融状的A、B、C经流道流出后流入熔体融合端4,此时熔融状B物料向两边扩散,与边缘熔融的A、C物料融合连接,经口模5挤出三段式板材6。所述 B物料为热塑性塑胶颗粒,A、C物料为与B熔点相近、相容性高的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减少边角料的浪费成本,避免了物料的浪费,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流流道段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料筒1、螺杆2、流道3、流体融合端4、口模5、三段式板材6、左侧料筒1-1、主料筒1-2、右侧料筒1-3、左侧螺杆2-1、主螺杆 2-2、右侧螺杆2-3、左侧流道3-1、主流道3-2、右侧流道3-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润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润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3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