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2873.2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冬梅;甄强;李丽;辛琳;杜肖飞;叶静;毛祖辉;崔先美;杜国征;李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冬梅 |
| 主分类号: | F16L53/32 | 分类号: | F16L53/32;F16L5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中国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油 支管 加热 井口 管道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采油井口 竖直平行 加热箱 箱壁面 原油 隔挡 箱壁 管体长度方向 螺旋形布置 保温性能 加热效果 加热效率 均匀设置 受热均匀 输出接口 输入接口 大孔径 导热片 上端 下端 流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包括与输油井口连接的3根输油支管,3根输油支管竖直平行设置在加热箱内,且所述输油支管的表面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加热箱内箱壁面上设置若干个隔挡片,且所述隔挡片在加热箱内箱壁面上呈螺旋形布置,所述加热箱的一侧箱壁面靠下端设置输入接口,且加热箱另一侧箱壁面靠上端设置输出接口。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以往大孔径管道与井口连接输送原油的方式,采用了3根竖直平行设置的输油支管3与井口连接输送原油,提高了加热效率,保证原油在管道内受热均匀,确保流动顺畅,加热效果好,且提高了装置的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输送防冻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采油输送管道中,由于原油粘稠度不同,加上有些地区温度较低,使得原油从井口输出时遇冷,提高了原油粘稠度,原油在管道中流动不畅,有时甚至出现凝固现象,造成管道堵塞,因此,为了避免输油管道流动不畅和堵死现象,需要早井口的输油管道上安装加热装置,提高原油的温度,降低原油的粘稠度,保证原油在管体内流动顺畅,但是现有的管道加热装置存在加热效率低,原油温度很难快速提高的缺陷,其主要原因是输油管道管径较大,很难对管道中心区域的原油进行快速加热,导致受热不均,加热效果差, 油体流动还是不不畅,同时现有的加热装置存在加热保温效果差的现象,加热装置需要不间断供热,能量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取代了以往大孔径管道与井口连接输送原油的方式,采用了3根竖直平行设置的输油支管3与井口连接输送原油,提高了加热效率,保证原油在管道内受热均匀,确保流动顺畅,加热效果好,且提高了装置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包括与输油井口连接的3根输油支管,3根输油支管竖直平行设置在加热箱内,且所述输油支管的表面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加热箱内箱壁面上设置若干个隔挡片,且所述隔挡片在加热箱内箱壁面上呈螺旋形布置,所述加热箱的一侧箱壁面靠下端设置输入接口,且加热箱另一侧箱壁面靠上端设置输出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支管的上端从加热箱的顶部穿出并与输油总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支管靠导热片上下端部的管壁面上设置环形导热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箱的内箱壁面上设置保温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箱内充满由输入接口输入的高热油液。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大孔径管道与井口连接输送原油的方式,采用了3根竖直平行设置的输油支管与井口连接输送原油,同时将3根输油支管设置在加热箱内,并在加热箱内充满了高热油,因输油支管的管径较小,高热油可快速将输油支管内的原油加热,且3根输油支管的上端输出端与输油总管连接,采用输油支管输送方式,提高了原油的加热效率,同时在输油支管的表面均匀设置了导热片,确保输油支管管体受热均匀,并在输油支管靠导热片上下端部的管壁面上设有环形导热槽,提高了输油支管在原油输入及输出时的加热效果,同时在加热箱内设有呈螺旋形布置的隔挡片,确保加热箱内的高热油从下至上螺旋上升,提高了输油支管的加热效果,并且在加热箱内壁面上设置了保温隔热层,提高了加热箱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装置的加热箱剖面示意图。
其中:1、加热箱;2、保温隔热层;3、输油支管;4、导热片;5、隔挡片;6、输入接口;7、输出接口;8、输油总管;9、环形导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冬梅,未经郑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膜式压滤机增压管道热力补压管
- 下一篇:烟气采样伴热管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