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套辅助上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2811.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覃启程;钟伟;王家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 导杆中部 工装 螺套 套筒 种螺 匹配 圆柱形导杆 套筒端面 轴向通孔 可活动 内螺纹 导杆 对螺 左端 装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套辅助上紧工装,包括圆柱形导杆、第一螺母,还包括套筒,所述导杆的左端开设有与待装配螺套的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段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结合在所述导杆中部,该导杆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相匹配的第一段外螺纹;所述套筒端面开设有轴向通孔,并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段外螺纹与第一螺母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在螺套与螺母之间设置套筒,保证在上紧过程中不会对螺套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拆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套辅助上紧工装。
背景技术
螺套是由一种高强度、高精度、表面光洁的冷轧菱形不锈钢丝精确成形的螺旋线圈,为高精度内、外螺纹同心体,能形成标准的螺纹,螺纹护套装好后能形成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精度内螺纹,其各项性能均优于攻丝形成的螺纹。现有的上紧螺套工装,由于其是通过工装上的“一”字凸块和螺套上的“一”字凹槽配合传递力矩上紧螺套的,“一”字凸块和“一”字凹槽都很窄小,承受不了较大的力矩或者承受力矩后很容易变形,使得螺套和工装都受到损坏,不可靠也不耐用。虽然现有技术中,还有利用螺杆、螺母组成的螺套拆状工具,但该工具在上紧螺套时,螺母直接挤压螺套,在上紧过程中,容易造成螺套的损坏。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螺套造成损坏的辅助上紧工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一种螺套辅助上紧工装,包括圆柱形导杆、第一螺母,还包括套筒,所述导杆的左端开设有与待装配螺套的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段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结合在所述导杆中部,该导杆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相匹配的第一段外螺纹;所述套筒端面开设有轴向通孔,并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段外螺纹与第一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右端为扳手接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接入端为内六角。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接入端为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接入端侧面开设有贯穿所述扳手端两侧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为带 肩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一端大,一端小,其大端与所述第一螺母在同一侧;所述套筒外壁相对的侧面开设有扁位,作为夹持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段外螺纹与第一段外螺纹之间为光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母与螺套之间添设套筒,利用套筒端面与螺套端面接触,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应力集中而损坏本工装和螺套;扳手接入端为外六角或柱体,且在其侧面开设通孔,在没有适合的扳手的情况下,可使用棒状物体穿进该通孔,从而扳动导杆,大大增强本工装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在套筒外壁相对的侧面开设有扁位,作为夹持部,使装置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确装配光电探测器的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简易活动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