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主回路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2641.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文;晏秋元;董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日电气(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B66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门板 本实用新型 转动连接 主回路 左侧板 左门板 电梯 挡板 安装板 吊装板 右侧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主回路柜,其包括左侧板等,左侧板与左门板转动连接,右侧板与右门板转动连接,顶板的两侧都设有一个吊装板,顶板与左门板、右门板、靠墙挡板、固定,锁位于右门板的中间。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第一安装板的安装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回路柜,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主回路柜。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镇化、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楼层电梯也随之需求增多,因电梯产品(包括控制部分和产品结构部分)都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不断完善,固而致使产品生产、制作工艺的不断淘汰与升级,电梯产品结构主回路柜装配部分是电梯控制结构的动力、指令发出和指令获取的最重要的一环受科技的发展其结构也不断的发生着优化与完善。
现有技术中,左侧板、右侧板、后板依据原有的制作工艺是将通风散热孔设计成百叶窗类型不利于产品的运输和存放;安装板安装在设计之初是将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安装板用一连接板连接,另一侧与支架固定,通过拉力让其保持在一平面,由于与支架连接端部件比较小且有合页配合致使产品装配存在配合间隙导致安装之后产品向内凹陷;另因产品制作工艺的提升和电器元器件的更新换代在依据原有的制作工艺和电器元器件件安装位置与产品布线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有可能影响其他电器件的指令接收与发出,同时因产品制作工艺的不断成熟致使早期的产品设计缺陷的不断放大,不利于产品制作和产品成本的降低,没有利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主回路柜,其合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第一安装板的安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梯主回路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侧板、右门板、左门板、吊装板、锁、靠墙挡板、线槽盖板、下盖板、顶板 、顶部尘网安装板、连接片、第一安装板 、指示灯支架、主断路器安装板、第一接触器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底板焊接件、第二接触器安装支架、隔板、锁定板、侧风扇安装板、第一支架、第三安装支架、第一电抗器安装板、第二电抗器安装板、后板、加强梁、风扇安装板、铜排、导风槽、后滤尘网安装板、第二安装支架、第二支架、合页、散热器把手、支撑梁、上底板、右侧板,左侧板与左门板转动连接,右侧板与右门板转动连接,顶板的两侧都设有一个吊装板,顶板与左门板、右门板、靠墙挡板、固定,锁位于右门板的中间,靠墙挡板位于锁的侧后方,线槽盖板位于右侧板的底端,下盖板位于左门板的底端、右门板的底端,顶部尘网安装板位于顶板上,第一支架、第三安装支架、第一电抗器安装板、第二电抗器安装板、后板、加强梁、风扇安装板都安装在靠墙挡板上,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支架之间通过第二安装支架连接,指示灯支架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之间,第一接触器安装板位于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之间,底板焊接件位于第二安装板的下面,隔板位于第二接触器安装支架和第一接触器安装板之间,锁定板位于主断路器安装板的侧面,侧风扇安装板位于第一安装板 的下面,第一支架位于两个第三安装支架之间,后板位于第三安装支架和第一电抗器安装板之间,第二电抗器安装板位于第一电抗器安装板的下面,加强梁位于第三安装支架的上面,风扇安装板位于第一支架的上面,铜排位于导风槽下方,后滤尘网安装板位于导风槽的一侧面,第二支架位于第二安装支架和合页之间,散热器把手位于合页的侧上面,第二支架、合页都位于导风槽的另一侧面,第一安装板 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支撑梁上,支撑梁位于上底板的上面,上底板位于两个侧风扇安装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右门板、左门板、右侧板上都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散热孔的形状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左侧板与左门板之间通过两个合页进行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右侧板与右门板之间通过两个合页进行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日电气(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广日电气(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PCB板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系统集成综合管理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