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1769.1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雷;符东龙;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梁 孔洞 钢筋 扁钢 螺母 抗剪承载力 植入 粘贴 外部 缺口对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 钢板加固 结构胶层 螺纹结构 锚固钢板 拧紧螺母 钢垫板 结构胶 填充层 包覆 锚固 压紧 周壁 填充 简易 施工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构件;包括包覆在钢筋混凝土梁外部的扁钢箍、钢筋、螺母;钢筋混凝土梁与缺口对应位置开设还有孔洞;钢筋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植入孔洞内部,剩余部分露出孔洞外部,在孔洞内与钢筋之间的空隙内填充结构胶填充层,使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锚固;露出孔洞外部的钢筋周壁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结构,拧紧螺母可将扁钢箍压紧在钢筋混凝土梁上。通过在扁钢箍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粘贴有结构胶层,加固效果得到了保证。另外在钢筋混凝土梁两侧植入钢筋,通过螺母和钢垫板将U形扁钢箍固定在梁表面,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粘贴钢板加固方法中锚固钢板的问题,使施工简易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构件。
背景技术
工程中,建筑结构经常由于使用功能改变、结构性能退化、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原因需要对其进行加固。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加固方式,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纤维布加固法等,而这些加固方法各自存在着缺陷。
例如,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使施工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施工期长,梁构件尺寸的增大可能影响其使用功能和其他构件的受力性能;采用粘贴纤维布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则需处理有机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问题,以及纤维复合材的有效锚固问题,使施工步骤繁琐。
对此,迫切需要一种施工简易,能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能力的加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的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构件,包括包覆在钢筋混凝土梁5外部的扁钢箍1、钢筋3、螺母4;
扁钢箍1两端头对称开设有一缺口7;钢筋混凝土梁5与缺口7对应位置开设还有孔洞;
钢筋3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7植入孔洞内部,剩余部分露出孔洞外部,在孔洞内与钢筋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结构胶填充层6,使钢筋3与钢筋混凝土梁5之间锚固;
露出孔洞外部的钢筋3周壁设有与螺母4配合的螺纹结构,拧紧螺母4 可将扁钢箍1压紧在钢筋混凝土梁5上。
所述螺母4与钢筋混凝土梁5之间增设有钢垫板2;所述扁钢箍1与钢筋混凝土梁5之间粘贴有结构胶层,用于增强扁钢箍1与钢筋混凝土梁5之间的连接力。
所述扁钢箍1的宽度不小于钢筋混凝土梁5截面的二分之一;扁钢箍1 的厚度不小于4mm;钢垫板的厚度不小于4mm。
所述扁钢箍1为U型扁钢箍。
所述钢筋3的直径不小于8mm。
本实用新型快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在待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5两侧对应位置钻两个孔洞,用鼓风机吹净孔洞里的灰粉后,将钢筋3的一端植入该孔洞内,并在孔洞与钢筋的空隙中填满结构胶,待结构胶凝固后,钢筋3即可锚固在钢筋混凝土梁5 内;
步骤二:将钢筋混凝土梁5待加固区域表面打磨平整,先用结构胶将扁钢箍1粘贴在钢筋混凝土梁5表面;
步骤三:将钢垫板2穿过钢筋的外露部分压在扁钢箍缺口7外,然后通过螺母4依次将钢垫板2、扁钢箍1压紧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5外部,进而实现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快速加固。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1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外墙混凝土修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