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1301.2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大市聚镇聚成农场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H02S4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散热片 光伏逆变器 通风口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智能控制 安装孔 工作效率高 散热面积大 光伏设备 散热性能 现有装置 贯通 侧面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包括:壳体、顶部散热片、通风口、安装孔、底座和底部散热片;所述顶部散热片位于壳体的上部;所述通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且通风口与壳体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孔位于壳体的两侧;所述底座位于壳体的内部;底部散热片位于底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性能好,使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通俗的讲,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在光伏电站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现有的光伏逆变器的散热面积比较小,散热性能比较差,使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差,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散热面积大,散热性能好,工作效率高的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光伏逆变器的散热面积大,散热性能好,光伏逆变器工作效率高的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光伏逆变器的散热面积比较小,散热性能比较差,使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差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包括:壳体、顶部散热片、通风口、安装孔、底座和底部散热片;所述顶部散热片位于壳体的上部;所述通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且通风口与壳体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孔位于壳体的两侧;所述底座位于壳体的内部;底部散热片位于底座的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所述壳体、顶部散热片、底座、底部散热片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所述底部散热片在壳体的底部呈圆弧状排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波纹状凸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光伏逆变器所述顶部散热片与底部散热片两侧设置有若干组矩形凹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壳体、顶部散热片、底座、底部散热片为一体式结构的设置,结构牢固,稳定性强,导热性能好。
2、本实用新型底部散热片在壳体的底部呈圆弧状排布,弧状设计有利于逆变器底部的空气流通,增强了热交换速率,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波纹状凸起设置,增大了逆变器内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性能。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性能好,光伏逆变器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大市聚镇聚成农场,未经新昌县大市聚镇聚成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1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谐波消除与无功补偿功能的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前维护直流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