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人体各种状态的不规则曲面压力测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1156.8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远波;刘立岷;朱策;乔荣治;余权;李朗;朱宏;刘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人体表面 传力球 感应片 本实用新型 不规则曲面 压力测试 自适应 内圈 贴合 触点传感器 测试过程 触点接触 柔性连接 水平状态 外部设置 校准技术 一端设置 自由摆动 点触 感器 保证 测试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人体各种状态的不规则曲面压力测试结构,包括用于与人体表面贴合的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远离人体的一端设置有信息处理环,信息处理环与感应片连接,在信息处理环的内圈中设置有传力球,传力球与信息处理环的内圈连接并且始终保持处于水平状态,信息处理环外部设置有触点传感器,且传力球与触点触感器的触点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自动的适应人体曲面的改变,根据接触面可以自由摆动,从而保证接触面能实时的贴合不同状态的人体表面,通过校准技术消除柔性连接的力干扰,从而保证测试的精确性,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保护人体表面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测试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人体各种状态的不规则曲面压力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发展到今天,科技在各行各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已经在造福人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人类对人体的了解还存在很多盲区,比如对人体的力学研究基本还处于初级认识阶段。
对于人体力学情况更精准的了解,将有助于在人体骨骼变形、脑瘫、半身不遂、瘫痪等疾病的研究;同时,能够为智能矫正支架、智能轮椅、人体恢复等行业产品提供更完善的理论数据。
目前对人体压力研究的使用的传感器主要为:电容式、压阻式、应变式以及近年出现的新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用到人体身上时对于垂直压力,坐,卧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他们都忽视了如下几个问题:
1、人体表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同时这个不规则面是在时刻变化的,而传统传感器只能测试一个固定的确定的面;
2、对于有些需要长时间测量的人体,由于压力的作用容易造成人体表面受伤,对于研究造成一定的困难;
3、人体体表面的受力情况很复杂,这些传感器并不能精准的测量这些表面的受力情况,例如力学方向是这些传感器的共同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人体表面进行压力测试的结构其测试不准确,而且还容易造成人体表面受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人体各种状态的不规则曲面压力测试结构,该测试结构能够自动的适应人体曲面的改变,将人体表面的压力情况进行准确的测试,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保护人体表面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适应人体各种状态的不规则曲面压力测试结构,包括用于与人体表面贴合的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远离人体的一端设置有信息处理环,信息处理环与感应片连接,在信息处理环的内圈中设置有传力球,传力球与信息处理环的内圈连接并且始终保持处于水平状态,信息处理环外部设置有触点传感器,且传力球与触点触感器的触点接触。在进行人体压力测试时,都是将测试装置与人体表面进行贴合,目前较为常用的是薄膜压力传感器,将其贴在人体表面然后感受压力,将压力信号传输出来,甚至还会采用无线蓝牙传递给操作者,这种传感器质地柔软,为了将其与人体表面进行贴合,所以面积较大,会造成人体不舒适,而且由于人体弯曲或者移动等,会出现大面积的悬空状态,没有与人体表面进行完全贴合,在测试时存在真空区,无法进行准确测试。也有采用事先将薄膜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硬质板材上来测量,虽然其强度增加了,但是由于单位面积较大硬质板材会造成人体表面受伤,而且无法与人体表面完全贴合,无法适应人体表面的变化,图1是传统压力测量技术在人直立和人体弯曲两个状态的工作过程实例图,可以看到在人直立时能够很好的检测到人体的侧向力,但是当人体曲面改变时,编号1和编号2两个位置出现两种不同的状况,编号1由于曲面的改变导致接触面基本处于悬空状况,这样测试到的数据显然有误,而编码2不仅造成测试数据有误,同时由于接触面嵌入皮肤,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1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