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0145.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1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Q3/06;B23H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孔 胎具 装夹 本实用新型 改进型 钼丝槽 工装 电切 外圆 安装开口 定位螺钉 机壳外观 加工效率 区域转换 一次加工 影响机壳 侧壁 划伤 加工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包括装夹胎具;所述装夹胎具的一侧设有让开钼丝槽,与让开钼丝槽相邻的一侧设有侧孔;所述侧孔均匀分布在装夹胎具的侧壁上,在每个侧孔内分别安装有定位螺钉。本实用新型将划伤的区域转换至外圆,且机壳上外圆安装开口环,能完全覆盖住,不影响机壳外观,更有效的控制机壳外观质量;通过改进,提高了加工效率,由原来的一次只能加工一件机壳,调整为一次加工三件,一个班次只能加工30~40件,提高到现在的120~140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属于电加工切割工件时定位夹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类似开缺口结构的零件是我厂部分微特有刷电机的典型结构,在工装改进前,该结构的加工均采用点切割的方法,以减小止口变形,由于其整体结构小、壁薄,若采用机械铣削加工则极易变形,导致内孔变形超差,不能满足设计图要求,因而只能采用电加工线切的方式进行加工,此外,电切时以机壳外圆定位,加工时的拆装过程易将机壳的外圆拉伤,产生纹路损伤外观,满足不了外观无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该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根据电加工工作台要求及电加工工作原理进行设计,考虑到工作台高度行程及正列安装误差后只进行单列设计装夹胎具,转换装夹胎具区域,将划伤面转换至不重要面,满足机壳外观要求,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包括装夹胎具;所述装夹胎具的一侧设有让开钼丝槽,与让开钼丝槽相邻的一侧设有侧孔;所述侧孔均匀分布在装夹胎具的侧壁上,在每个侧孔内分别安装有定位螺钉。
所述侧孔与让开钼丝槽连通。
所述定位螺钉包括螺盖、锁紧螺纹、导向定位,螺盖、锁紧螺纹、导向定位依次连接。
所述螺盖、锁紧螺纹、导向定位之间无间隙。
所述导向定位一端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
还包括机壳,机壳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让开钼丝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划伤的区域转换至外圆,且机壳上外圆安装开口环,能完全覆盖住,不影响机壳外观,更有效的控制机壳外观质量;通过改进,提高了加工效率,由原来的一次只能加工一件机壳,调整为一次加工三件,一个班次只能加工30~40件,提高到现在的120~140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夹胎具,2-让开钼丝槽,3-侧孔,4-定位螺钉,41-螺盖,42-锁紧螺纹,43-导向定位,5-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2和3所示,一种改进型机壳电切工装,包括装夹胎具1;所述装夹胎具1的一侧设有让开钼丝槽2,与让开钼丝槽2相邻的一侧设有侧孔3;所述侧孔3均匀分布在装夹胎具1的侧壁上,在每个侧孔3内分别安装有定位螺钉4;还包括机壳5,机壳5通过定位螺钉4固定在让开钼丝槽2内。。
所述侧孔3与让开钼丝槽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0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换刀块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铜箔线圈点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