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回收腔静脉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7509.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迎春;吴亚军;茅爱武;李肖;王旭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永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C23C16/04;C23C1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1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金属帽 导向金属丝 固定金属丝 回收腔 上端 小钩 静脉 光滑凸起 一端连接 拐点处 支撑环 涂覆 推送 回收 金属丝 热解碳 碳材料 凸起处 相容性 血管壁 穿破 拐点 下端 回收率 血管 滞留 申请 | ||
本申请设计一种易回收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收钩、金属帽,固定金属丝,导向金属丝,小钩和反向推送支撑环,所述回收钩与金属帽下端连接,所述固定金属丝和导向金属丝的一端连接金属帽上端连接,所述导向金属丝的另一端连接反向推送支撑环,所述固定金属丝另一端通过拐点与小钩连接,所述拐点处形成光滑凸起,在固定金属丝从距金属帽上端2mm处开始直至凸起处,导向金属丝从距金属帽上端2mm处开始直至顶端涂覆一层解碳材料。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小钩的后面通过工艺手法将拐点处形成光滑凸起及在金属丝上涂覆与人体相容性非常好的热解碳材料,有效避免了血管壁被过滤器穿破的风险,增加了过滤器在血管中的滞留时间,提高了过滤器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易回收腔静脉过滤器。
背景技术
腔静脉滤器主要适应症为肺动脉栓塞及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等。肺动脉栓塞是临床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急症,虽然全身抗凝治疗能取得一些疗效,但仍有3-20%发生再次肺动脉栓塞,而且抗凝治疗本身也有26%的并发症,其中5-12%是致命性并发症;一些病人不能接受抗凝治疗,如急性出血、消化道溃疡、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尤其是颅内肿瘤)、妊娠、手术治疗前等等。
市场上现有同类产品多呈伞状结构,由导向部、过滤部及固定部组成。导向部由较长的3根金属丝构成,起控制方向作用,其中最长的金属丝顶端有导向支撑环,支撑环一方面对过滤器起导向及支撑作用。固定部由多根顶端带钩的金属丝构成,金属丝顶端的小钩挂在血管壁上,从而能将过滤器固定在血管内。过滤部指金属丝排列较密的部位,包括导向金属丝和固定金属丝。主要对血液中的血栓起过滤作用。金属丝汇集处由金属帽固定,金属帽下面有个回收钩。回收钩一方面可以用于释放过滤器到血管里面时当作释放点,另一方面可以用于从血管中回收过滤器。
过滤器固定部顶端的小钩虽然起到了固定过滤器的作用,但是由于直钩容易穿透血管壁对其他组织及血管造成威胁,小钩有时候会将血管穿破,甚至穿破后再穿入到其他血管或组织中;有时候会引起过滤器偏移。
另外,可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经常会遇到在使用完之后,结缔组织等附着导致从血管中滞留取不出来的问题,最后只能留在身体里面,这样也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易回收腔静脉过滤器。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收钩、金属帽,固定金属丝,导向金属丝,小钩和反向推送支撑环,所述回收钩与金属帽下端连接,所述固定金属丝和导向金属丝的一端与金属帽上端连接,所述导向金属丝的另一端连接反向推送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金属丝另一端通过拐点与小钩连接,所述拐点处形成光滑凸起,在固定金属丝距金属帽上端2mm处开始直至凸起处,导向金属丝距金属帽上端2mm处开始直至顶端涂覆一层解碳材料,反向推送支撑环不涂。
优选,所述凸起是由在拐角处用比固定金属丝更细的金属丝进行缠绕,缠绕出来一个凸起,所述更细的金属丝为一根或大于等于二根,所述凸起的外直径是0.8mm-0.9mm,小钩的长度2.05mm,固定金属丝的直径0.3mm。
优选,所述凸起为在所述拐点处形成的珠点或扭转成的圆环(3)。
优选,所述珠点与圆环或固定金属丝(5)一体成型。
优选,所述珠点通过对拐角两边的金属丝及金属钩进行挤压形成,在小钩的前面形成一个光滑的珠点,所述珠点的外直径是0.8mm。
优选,所述圆环由固定金属丝(5)在拐点处扭转而成。
优选,圆环的外直径是0.9mm,小钩的长度2.05mm,固定金属丝的直径0.3mm。
优选,所述涂覆为间隔涂覆,即在不需要涂覆的金属丝上面缠绕更细的金属丝,该更细的金属丝涂覆解碳材料后再行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永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永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7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部韧带提升线
- 下一篇:改良人工鼻泪管及分体式人工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