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角扳平模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65604.3 | 申请日: | 2017-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7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苏英豪;陈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宇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楔滑块 凸台 上模装置 下模装置 折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 模具结构 位移孔 穿孔 折角 生产效率 斜楔顶杆 合并 加强板 上垫板 上模板 上模块 下垫板 下模板 弹簧 封板 下模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角扳平模具结构,其中,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与下模装置之间放置有折角结构。下模装置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加强板、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封板、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合并的弹簧,及第一位移孔和第二位移孔。第一斜楔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斜楔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合并状态下与折角结构的形状相应。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块、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上垫板和上模板,及斜楔顶杆。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折角结构方便且确保了产品质量,也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角扳平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轿车冲压件中当遇见封闭的成型拉延件时,若需在A处会出现需要向外掰开一点角度或扳平的折角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是采用手工敲打为主,效率比较低下,而且不能保证扳平的质量;另外,在折角结构表面有还有“榔头印”存在,影响折角结构的完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折角结构方便且确保了产品质量,也提高生产效率的折角扳平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目的是一种折角扳平模具结构,其中,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与下模装置之间放置有折角结构。下模装置包括下模板、在下模板上设有的下垫板、在下垫板上设有中间带凹槽的下模加强板、在凹槽内设有可分开和合并滑行的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在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的封板、在封板与第一斜楔滑块之间和封板与第二斜楔滑块之间分别设有顶紧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合并的弹簧,及在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上分别设有的第一位移孔和第二位移孔。第一斜楔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的第二斜楔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合并状态下与折角结构的形状相应。上模装置包括在下模加强板上方设有的上模块、在对应第一位移孔和第二位移孔位置的上模块上设有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上模块上方依次设有的上垫板和上模板,及在上垫板上设有两个端部为斜面且分别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后延伸到第一位移孔和第二位移孔向两边分开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的斜楔顶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角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阶梯形管体;所述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合并状态下为阶梯形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加工折角结构方便且确保了产品质量,也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由于将加工折角结构放入合并状态下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此时的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则由弹簧预压紧合并在一起,作用是方便加工折角结构放入。另外斜楔顶杆安装于上模上,斜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装配于下模加强板内,并装有4个弹簧。当模具向下密合时,斜楔顶杆的斜边冲击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并向两边张开,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各自被掰开一点角度或扳平。如此,加工折角结构经过加工后,不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经过折角后的折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折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宇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宇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5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