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锥度齿轮齿根倒角的滚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4892.0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潘妥;李小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1/16 | 分类号: | B23F2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李思 |
地址: | 72300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度齿轮 齿根 倒角切削刃 倒角 加工 刀齿 滚刀 主切削刃 齿形角 刀体 本实用新型 加工效率 均匀排列 齿顶刃 后续齿 切削刃 侧齿 齿顶 齿形 磨削 对称 | ||
一种加工锥度齿轮齿根倒角的滚刀,包括刀体和均匀排列在刀体上的刀齿,所述刀齿的两侧齿形对称,每侧齿形由下至上依次为主切削刃、倒角切削刃和刀齿顶部的齿顶刃,所述主切削刃的高度与待加工锥度齿轮的齿顶高度相同,所述倒角切削刃的高度与待加工锥度齿轮的齿根高度相同,所述倒角切削刃的齿形角大于主切削刃的齿形角。由于增加了倒角切削刃,并且倒角切削刃的高度与待加工锥度齿轮的齿根高度相同,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滚刀能够在现有锥度齿轮的加工方法上进一步对齿根倒角进行加工,为齿根倒角磨削留下很少的留磨量,有效的提高后续齿形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切削刀具,具体为一种加工锥度齿轮齿根倒角的滚刀。
背景技术
锥度齿轮是齿顶、齿根和节圆均带锥度的齿轮。锥度齿轮的齿厚沿轴向均匀变化,分为锥度直齿轮和锥度斜齿轮。齿轮的倒角是为了提高齿轮的质量。传统的齿轮倒角分为齿顶圆倒角、端面齿廓倒角和齿端大倒角。在某些特殊场合的应用中需要对锥度齿轮的齿根进行倒角,如带齿根倒角的插齿刀。目前加工齿根带有倒角的锥度齿轮采用的方法是:首先依靠现有滚刀加工到齿根倒角尺寸的上方,然后再分别对每一个齿根进行磨削加工形成倒角。这样所存在的问题是:当锥度齿轮的齿根倒角尺寸较小或仅小批量生产时,采用目前的滚刀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但当锥度齿轮的齿根倒角尺寸较大或需要大批量生产时,后续对齿根倒角的磨削加工将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现有滚刀1的轴向剖视图来看,现有滚刀1的刀齿仅包括刀齿两侧呈斜线的现有滚刀的主切削刃2和顶部呈直线的现有滚刀的齿顶刃3。所以受现有滚刀1形状的限制,在加工带有齿根倒角的锥度齿轮4时,只能够加工到齿根倒角5尺寸的上方,如图3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锥度齿轮齿根倒角的滚刀,能够为齿根倒角磨削留下很少的留磨量,有效的提高后续齿形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锥度齿轮齿根倒角的滚刀,包括刀体和均匀排列在刀体上的刀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两侧齿形对称,每侧齿形由下至上依次为主切削刃、倒角切削刃和刀齿顶部的齿顶刃,所述主切削刃的高度与待加工锥度齿轮的齿顶高度相同,所述倒角切削刃的高度与待加工锥度齿轮的齿根高度相同,所述倒角切削刃的齿形角大于主切削刃的齿形角。
进一步,所述齿顶刃是由所述刀齿两侧的倒角切削刃交汇形成的。
进一步,所示齿顶刃的轴向截面为一条弧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增加了倒角切削刃,并且倒角切削刃的高度与待加工锥度齿轮的齿根高度相同,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滚刀能够在现有锥度齿轮的加工方法上进一步对齿根倒角进行加工,为齿根倒角磨削留下很少的留磨量,有效的提高后续齿形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滚刀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H放大图。
图3为现有滚刀加工锥度齿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5的轴向剖视图。
图7为图5的局部I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工锥度齿轮齿根倒角的展成状态图。
图中:1、现有滚刀,2、现有滚刀的主切削刃,3、现有滚刀的齿顶刃,4、锥度齿轮,5、齿根倒角,6、刀体,7、刀齿,8、轴台,9、容屑槽,10、内孔,11、主切削刃,12、倒角切削刃,13、齿顶刃,a、倒角切削刃的齿形角,b、主切削刃的齿形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4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