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62240.3 | 申请日: | 2017-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云;方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239 | 分类号: | H04N13/239;H04N13/243;G06K9/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识别代码 镜头组件 摄影装置 多镜头 拍摄 本实用新型 基座表面 取景 重合 还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该多镜头摄影装置包括基座和至少三个镜头组件,至少三个镜头组件在所述基座表面安装成一排或者在同方向上呈O型、U型、V型或W型安装,并且相邻的两个镜头组件的取景范围至少部分重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1:1的还原所拍摄车辆的车辆识别代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获取机动车车辆识别代码的方法都是通过纸或类似介质直接覆盖在车辆识别代码上面拓印取得,通过比对拓印后留下的车辆识别代码档案与后续的车辆识别代码是否一致,从而来辨别机动车的车辆识别代码是否有篡改。但这样拓印出来的车辆识别代码往往不清晰,不能真实、细致地反映车辆识别代码的原貌。由于目前篡改机动车车辆识别代码的手段越来越高明,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采用拓印方法取得车辆识别代码档案在实际工作中凸显不足,此外,通过纸介质存档、档案的查询、调用、比对也极为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多采用手机或PDA来直接拍摄车辆识别代码,通过手机或PDA可以获得车辆识别代码的照片。然而,手机或PDA并不是专门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设备,其所拍摄的照片极易产生失真,无法1:1还原所拍摄车辆的车辆识别代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拍摄的照片原片直接打印出来后,能够1:1的还原所拍摄车辆的车辆识别代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包括基座和至少三个镜头组件,所述至少三个镜头组件在所述基座表面安装成一排或者在同方向上呈O型、U型、V型或W型安装,并且相邻的两个镜头组件的取景范围至少部分重合。
其中,所述多镜头摄影装置还包括多块安装板,所述多块安装板排成一排或者在同方向上呈O型、U型、V型或W型贴附安装在所述基座表面,所述至少三个镜头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多块安装板上。
其中,所述安装板为电路板。
其中,至少一个安装板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卡扣件的一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
其中,所述安装板的四个角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孔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相邻的两个镜头组件的间距为5-80mm。
其中,所述镜头组件采用定焦镜头,所述定焦镜头的最外侧镜片与车辆识别代码的距离至少为1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具有至少三个镜头组件,至少三个镜头组件在基座表面安装成一排或者在同方向上呈O型、U型、V型或W型安装,相邻的两个镜头组件的取景范围至少部分重合,当在拍摄车辆识别代码时,每个镜头组件所拍摄到的图像为车辆识别代码的一部分,相邻的两个镜头组件可以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到同一组完整的车辆识别代码,将每个镜头组件拍摄到的车辆识别代码图像经过嵌入式软件处理,能够输出(打印)1:1的车辆识别代码照片,输出打印效果等同于拓印,拍摄的照片原片直接打印出来后,从而能够1:1的还原所拍摄车辆的车辆识别代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用于拍摄车辆识别代码的多镜头摄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2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