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1991.3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9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月红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B60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镜 折回 机动车 前视反光镜 本实用新型 后视反光镜 反射功能 盲区视镜 前视装置 光线反射 光线通过 框架安装 光线射 驾驶室 后视 可视 前视 盲区 交通事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包括安装在装有后视反光镜的框架,所述框架安装有后视反光镜和设有前视装置,所述前视装置由前视反光镜和折回反光镜组成,前视反光镜朝向机动车前方,折回反光镜朝向驾驶室,机动车前方的光线通过前视反光镜的反射功能将其光线反射给折回反光镜,再由折回反光镜的反射功能将其光线射给驾驶员,此时驾驶员可视到机动车前方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简单,且有前视和后视的效果,防止因为盲区的存在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机动车上的反光镜,减少前部盲区的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
背景技术
大多机动车都有前部盲区,所谓前部盲区是指驾驶员在正常驾驶时看不到车辆前部位的区域。本发明的附图以小型车辆为例,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内,由于与车头距离较远而看不车辆前部位的区域,导致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严重时出现人员伤亡,轻时出现车辆前部位损坏。对驾驶员与民众是个很难接受的难题。而且现有安装在机动车上的反光镜只能看到车辆后面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装有后视反光镜的框架,所述框架安装有后视反光镜和设有前视装置,所述前视装置由前视反光镜和折回反光镜组成,前视反光镜朝向机动车前方,折回反光镜朝向驾驶室。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通过前视反光镜和机动车前方向的面设有前视透光口。
进一步的,所述前视透光口装有前视透光物体。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通过折回反光镜和驾驶室的面设有折回透光口。
进一步的,所述折回透光口装有折回透光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前盲区视镜内部结构简单,且有前视和后视的功能,驾驶员可视到机动车前方的情况,防止因为盲区的存在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从天往地看的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放大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1a-后视反光镜、1b-前视反光镜、1c-折回反光镜、2-框架、3a-前视透光口、3b-折回透光口、4a-前视透光物体、4b-折回透光物体、S-射入光线、SE-反射入光线、E-反射光线、F1-前视反光镜法线、F2-折回反光镜法线、SS-机动车前方向、P-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是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解释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光线”、“法线”仅用于描述目的,其存在状况由光学教科书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月红,未经陈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1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反弹汽车倒车镜
- 下一篇:用于箱式运输车的推拉踏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