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液冷却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1337.2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阮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搅拌轴 冷却反应釜 搅拌桨 冷媒管 盖体 筒体 冷却 本实用新型 进口和出口 快速冷却 冷却设备 密封设置 筒体开口 旋转接头 第一端 动力头 冷媒 体内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液冷却反应釜,属于电解液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密封设置在筒体开口上的盖体,设置在筒体外的冷却壳,第一端设置在筒体内、第二端设置在盖体外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与搅拌轴的第二端连接的动力头,设置在搅拌轴和搅拌桨内的冷媒管;冷却壳内设置有冷媒;搅拌轴和搅拌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冷媒管的通道;冷媒管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搅拌轴外,且与旋转接头连接。该电解液冷却反应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能快速冷却电解液的电解液冷却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液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液冷却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冷却电解液的冷却设备多采用管式换热器或冷却塔,其中,管式换热器通常由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备,基本上需使用外部冷却水作为换热介质以冷却电解液,且冷却水容易结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冷却效果的降低。冷却塔虽无需使用外部冷却水作为换热介质,但其结构颇为复杂,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上述两种电解液冷却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且对电解液的冷却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能快速冷却电解液的电解液冷却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液冷却反应釜,包括筒体,密封设置在筒体开口上的盖体,设置在筒体外的冷却壳,第一端设置在筒体内、第二端设置在盖体外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与搅拌轴的第二端连接的动力头,设置在搅拌轴和搅拌桨内的冷媒管;冷却壳内设置有冷媒;搅拌轴和搅拌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冷媒管的通道;冷媒管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搅拌轴外,且与旋转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搅拌桨的数量为多个,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搅拌轴上。
进一步地,搅拌轴和搅拌桨内的通道与搅拌轴和搅拌桨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内设置有封堵件。
进一步地,电解液冷却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筒体内与电解液接触的温度探头以及与温度探头连接的温度显示器;温度显示器设置在筒体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液冷却反应釜在筒体内外均设置有冷媒,电解液加入到筒体,将盖体密封盖好,打开动力头和旋转接头,动力头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桨转动,冷媒从旋转接头流入到冷媒管内,在搅拌过程对电解液进行降温,与筒体外的冷却壳内的冷媒配合,实现釜内电解液由内向外冷却和由外向内降温同步进行,提高了冷却速率,缩短了冷却时间,同时配合搅拌还能使电解液冷却的更为均匀,实现快速降温;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液冷却反应釜与目前的管式换热器或冷却塔相比,体积较小,结构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液冷却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1-筒体;2-盖体;3-冷却壳;4-搅拌轴;5-搅拌桨;6-动力头;7-冷媒管;8-旋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液冷却反应釜,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密封设置在筒体1开口上的盖体2,设置在筒体1外的冷却壳3,第一端设置在筒体1内、第二端设置在盖体2外的搅拌轴4,设置在搅拌轴4上的搅拌桨5,与搅拌轴4的第二端连接的动力头6,设置在搅拌轴4和搅拌桨5内的冷媒管7;冷却壳3内设置有冷媒;搅拌轴4和搅拌桨5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冷媒管7的通道;冷媒管7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搅拌轴4外,且与旋转接头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1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内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环氧树脂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