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梁柱核心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61073.0 | 申请日: | 2017-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3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商文斌;李良栋;王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矩形框 侧楞 可移动滚轮 钢边框 滚动 混凝土施工 梁柱核心区 辅助装置 滑动空间 钢丝网 可调式 模具 流淌 色差 低标号混凝土 高标号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悬垂 成对设置 内侧表面 施工成本 直线行走 中心轴 高差 挂接 伸入 竖向 围合 柱头 浇筑 修补 节约 保证 | ||
一种提高梁柱核心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辅助装置,包括模具,模具包括钢边框、可移动滚轮、滚动侧楞和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钢边框包括上半矩形框和下半矩形框,上半矩形框和下半矩形框之间的高差形成供可移动滚轮直线行走的四个滑动空间,滚动侧楞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可移动滚轮的中心轴内侧表面,滚动侧楞通过滑动空间的中部露出部分伸入钢边框围合的内部并竖向悬垂,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的两个侧部挂接在成对设置的滚动侧楞之间。本实用新型防止高标号混凝土流入低标号混凝土内,避免色差的产生,保证柱头的浇筑质量,避免二次修补的步骤,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不同标号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内施工中,涉及梁、板、柱核心区接头位置,不同构件按设计通常采用不同的标号的混凝土。特别是梁柱核心区的混凝土浇筑时,柱混凝土较梁混凝土的标号高,通常做法是在梁位置依靠绑扎钢丝网进行拦茬。此办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梁位置接茬质量和观感,但涉及梁柱核心区位置有两方面质量不能保证。一、浇筑时柱头不能满浇,浇筑过程中流散,成型质量差;二、柱头高标号混凝土流入核心区周围梁板,造成此位置严重色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梁柱核心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辅助装置,要解决现有梁柱核心区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时,存在柱头混凝土无法浇满导致核心区混凝土成型质量差以及柱混凝土流入梁板内造成混凝土色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梁柱核心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辅助装置,包括围合在梁柱核心区内柱竖向钢筋四周的模具,
所述模具包括钢边框、可移动滚轮、滚动侧楞和柱混凝土的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
所述钢边框包括横截面均为槽型的上半矩形框和下半矩形框,上半矩形框和下半矩形框的尺寸相同、开口相对设置,上半矩形框和下半矩形框之间通过连接件保持高差并固定连接为一体,
上半矩形框和下半矩形框之间的高差形成供可移动滚轮直线行走的四个滑动空间,可移动滚轮的尺寸与滑动空间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可移动滚轮的下部嵌入下半矩形框内,可移动滚轮的上部嵌入上半矩形框内,
所述可移动滚轮的中心轴在滑动空间的中部露出,所述滚动侧楞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可移动滚轮的中心轴内侧表面,所述滚动侧楞通过滑动空间的中部露出部分伸入钢边框围合的内部并竖向悬垂,通过每侧滑动空间内设置偶数个可移动滚轮,滚动侧楞的个数与可移动滚轮的个数相同,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的个数为滚动侧楞或可移动滚轮个数的一半,
所述可移动滚轮和滚动侧楞均两两成对设置,每个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的两个侧部挂接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滚动侧楞之间,所述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为竖向悬垂、随可移动滚轮的行走水平可伸展收拢的柔性钢丝网,相邻两块柔性钢丝网之间的缝隙形成供梁水平钢筋穿过的穿筋空间。
所述上半矩形框是由四根上侧边框头尾连接而成,所述下半矩形框是由四根下侧边框头尾连接而成,同侧的上侧边框和下侧边框的外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为边框组。
相邻的边框组铰接。
相邻的边框组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合页可拆卸的连接在相邻上侧边框的四个角部连接处。
所述滚动侧楞为倒L形钢筋,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的外端与可移动滚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内端通过滑动空间的中部露出部分伸入钢边框围合的内部,所述竖杆悬垂在钢边框围合的内部。
所述连接件沿边框组的外侧间隔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连接件与边框组等高,连接件的上部与上侧边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下部与下侧边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件为钢筋或者型钢。
每侧可调式防流淌钢丝网的宽度之和不小于该侧边框组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1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独立组合式阴角结构
- 下一篇:直阴角模板以及应用该直阴角模板的转阴角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