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0999.8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忠芳;陈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辉腾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样品 耐高温 柔韧性测试装置 钢结构材料 加压件 热像仪 腔室 电气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热丝 热电偶 热电偶测试 室内 测试过程 评估结果 通风结构 样品测试 准确度 受热 测温端 检测端 施压端 测试 供电 评估 清晰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耐高温腔室、热像仪以及加压件,耐高温腔室内设置有电热丝以及热电偶的测温端,耐高温腔室上设有通风结构,耐高温腔室上覆盖有测试样品,热像仪与加压件设置在测试样品的上方,热像仪的检测端朝向测试样品,加压件的施压端朝向测试样品,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热丝、热电偶以及热像仪的供电;采用以上结构,测试过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并通过热电偶测试温度的变化、热像仪获取测试样品非受热面的热像以及测试样品在耐高温腔室内的长度,使得测试的细节更为清晰,提高样品测试评估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评估结果更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结构材料的柔韧性的测试一般在常温下进行,而在高温下进行的柔韧性测试使用的装置结构以及操作步骤都较为复杂,并且测试过程中多采用液化气或者乙炔氧燃烧法进行温度控制,产生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在现有的高温测柔韧性中,只通过热电偶测试测试样品所处的温度,同时通过目测测试样品的弯曲程度,反映测试结果的测试细节不够清晰,影响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测试细节清晰的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耐高温腔室,耐高温腔室内设置包括电热丝以及热电偶的测温端,耐高温腔室上还设置有通风结构,耐高温腔室上覆盖有测试样品;热像仪,热像仪设置在测试样品的上方,热像仪的检测端朝向测试样品;加压件,加压件设置在测试样品的上方,加压件的施压端朝向测试样品;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热丝、热电偶以及热像仪的供电。
由此可见,耐高温腔室中通过电热丝进行测试温度的控制,在满足高温柔韧性测试的要求外,还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梯度上升时,通过加压件对覆盖耐高温腔室的测试样品进行加压,观察在耐高温腔室内的温度梯度变化下测试样品的弯曲度的变化,其中通过获取热电偶测试温度的变化数据、热像仪获取测试样品非受热面的热像图像以及测试样品在耐高温腔室内的长度,使得测试的细节更为清晰,提高样品测试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材料柔韧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评估结果更为准确。
进一步的方案是,耐高温腔室设置在安装腔室内,安装腔室包括两根支撑柱以及连接在两根支撑柱之间的加力横梁,测试样品的第一端固定在支撑柱上,测试样品的第二端覆盖耐高温腔室,测试样品与加力横梁平行,加压件设置在加力横梁上。
可见,两根支撑柱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的加力横梁组成一个长方体的空间,可为装置内的部件提供安装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加压件包括加压头、加压柱以及负荷平台,加压柱设置在加压头与负荷平台之间,负荷平台设置在安装腔室的外侧,加压头设置在安装腔室的内侧。
可见,设置在安装腔室外侧的负荷平台用于接触加力设备,设置在安装腔室内侧的加压头作为施压端接触测试样品。
进一步的方案是,耐高温腔室上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支撑测试样品。
可见,用于支撑测试样品的支撑件设置在耐高温腔室内,使得测试样品的弯曲集中在耐高温腔室中,使得热像仪更好的获取热线图像,同时下压操作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方案是,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连接进气泵,出风口连接溢出阀,出风口与溢出阀之间设置有气压指示表。
可见,设置通风结构可在测试过程中模仿钢结构材料在实际使用环境,使得得到的测试数据更接近实际使用数据。
进一步的方案是,耐高温腔室上还设置有观察镜,观察镜电连接电气控制系统。
可见,观察镜用于观察耐高温腔室内测试样品的受热面的受热受压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辉腾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辉腾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0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