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周神经丛刺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0902.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聂鑫;吴跃嵩;郑海瑞;潘科;黄远连;王震;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麦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 | 分类号: | A61B5/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方律师事务所 11774 | 代理人: | 周红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胶壳 主机 神经丛刺激器 长导线 公扣 外周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电极 引出口 母扣 电极连接 公共电极 显示装置 后端面 可拆卸 前端面 包覆 线缆 缠绕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包括:主机和一包覆所述主机的可拆卸包胶壳,其中所述主机的前端面设有显示装置和调节旋转,所述主机的后端面设有母扣;所述包胶壳上设有长导线、公扣电极和一连接线引出口,所述长导线与所述公扣电极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线引出口引出至所述包胶壳外,所述公扣电极与所述母扣的位置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可使其直接与公共电极相连接,非常适合医务工作者短距离操作,减少线缆的交叉及缠绕的产生。同时兼顾长距离使用,在长距离使用中采用包胶壳设计,长导线通过包胶壳与主机进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外周神经丛刺激器。
背景技术
外周神经丛刺激器,是使用微弱电流刺激神经丛末梢,引起相关肌肉的跳动,以达到在区域神经丛的精确定位,以便有效的实施阻滞麻醉的医疗电子设备。
但是现有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刺激输出公共端和输出电流刺激端,要么采用长电缆线与患者进行连接,要么通过导线与电极扣进行连接。其中采用长电缆线与患者进行连接的,在使用中,操作点远,长导线很适合,但若操作点较近,长导线经常交叉、缠绕打结,掉落等问题。而刺激输出公共端通过导线与电极扣进行连接,再粘附在患者身上,会造成公共端输出阻抗增加,待机时间减少,同时也给近距离操作带来线缆缠绕,操作不便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可使其直接与公共电极相连接,非常适合医务工作者短距离操作,减少线缆的交叉及缠绕的产生。同时兼顾长距离使用,在长距离使用中采用包胶壳设计,长导线通过包胶壳与主机进行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包括:主机和一包覆所述主机的可拆卸包胶壳,其中所述主机的前端面设有显示装置和调节旋转,所述主机的后端面设有母扣;所述包胶壳上设有长导线、公扣电极和一连接线引出口,所述长导线与所述公扣电极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线引出口引出至所述包胶壳外,所述公扣电极与所述母扣的位置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母扣和/或所述公扣电极为通用电极纽扣。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主机的厚度为23mm,长度为115mm,宽度为60mm。
优选地,所述包胶壳采用绝缘橡胶材质包胶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可使其直接与公共电极相连接,非常适合医务工作者短距离操作,减少线缆的交叉及缠绕的产生。同时兼顾长距离使用,在长距离使用中采用包胶壳设计,长导线通过包胶壳与主机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周神经丛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公扣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主机与包胶壳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主机,11.显示装置,12.调节旋转,13.母扣,2.包胶壳,21.长导线,22.公扣电极,23.连接线引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麦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麦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0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表膈肌肌电信号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超导型磁共振设备的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