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体原位微生物群落净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60578.5 | 申请日: | 2017-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楼;阚凤玲;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绿洲(北京)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功能微生物 孵化池 进水管 水体 本实用新型 微生物群落 净水系统 培育系统 水体原位 回流管 直通管 连通 繁殖 生物反应器 生物活化剂 三通接头 水体自净 原位修复 单向阀 加料池 输出端 自净 微生物 盛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原位微生物群落净水系统,包括与水体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培育系统,所述培育系统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功能微生物孵化池,所述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上连接有盛装生物活化剂的加料池,所述功能微生物孵化池的输出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连通至功能微生物孵化池的输入端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通有直通管,所述直通管和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水体作为一个大的生物反应器,采用原位修复处理,加快水体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增加繁殖数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提高自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原位微生物群落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水体黑臭日益频发。如何治理水体黑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生态悬床是目前治理我国水体污染的一种常用装置,其原理是通过设置人工浮体,并在浮体上栽种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传统的生态悬床技术去污能力受季节和植物量的影响较大,且植物根系周围微生物含量少,活性不足,限制了生态悬床对较深水体的净化效果。而且生态悬床植物根系周围微生物生长缓慢,生态悬床在水体表面覆盖面积较小,延长了水体净化周期,降低了净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原位微生物群落净水系统,将整个水体作为一个大的生物反应器,采用原位修复处理,加快水体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增加繁殖数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提高自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体原位微生物群落净水系统,包括与水体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培育系统,所述培育系统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功能微生物孵化池,所述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上连接有盛装生物活化剂的加料池,所述功能微生物孵化池的输出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连通至功能微生物孵化池的输入端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体和功能微生物孵化池形成一个回路,将原始水体抽取到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中,添加生物活化剂,有选择性地将水体中的土著功能微生物群落富集,扩大其在水体微生物群落中的比例;然后连续不断激活水体本土微生物,使之不断大量繁殖,利用水体持续的微循环,不断的释放到水体中,增强其对水体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强化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在功能微生物孵化池的输出端设置回流管,功能微生物孵化池输出的富集功能微生物的循环水较大部分回流到水体中进行净水,较小部分通过回流管与待培养水体一起流回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作为种源,能减少生物活化剂的使用量,缩短功能微生物的培育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微生物孵化池包括生物反应器以及发酵罐,所述加料池连接在生物反应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功能微生物群落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激活催化,在发酵罐中进行培养,能有效地缩短微生物的培养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罐内连通有特异碳源容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酵罐连接特异碳源,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地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通有直通管,所述直通管和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通管和功能微生物孵化池并联,水体可以在进水管、出水管和直通管中循环流动,而培养的富集功能微生物群落能加入到流动的水体中,方便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快速扩散,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直通管和功能微生物孵化池与进水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绿洲(北京)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绿洲(北京)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0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药中间体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可有效防止锅炉结垢堵塞的滴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