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液多点分位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0334.7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强;郑扬真;李洋;田晓龙;周亚南;魏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7/02 | 分类号: | B24B57/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位槽 流通管道 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 出液口 毛刷盘 抛光液 设备故障率 均匀导液 抛光设备 企业生产 驱动旋转 上下连接 直线距离 多工位 小转盘 导液 交合 两组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光液多点分位槽,具有由传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分位槽,所述分位槽下方为毛刷盘,分位槽的中心为进液口,分位槽中开设有至少两组流通管道,且流通管道均交合于进液口处,所述流通管道中均开设有至少一组贯穿分位槽底部的出液口,其中,各出液口与进液口的直线距离均不相同。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设备多工位小转盘结构,通过流通管道形成多点均匀导液,其分位槽与毛刷盘上下连接,导液速度快,且设备故障率低,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抛光液多点分位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抛光机对光滑表面的玻璃、金属等工件进行抛光时,通常采用上下盘旋转式抛光,工作过程中,上盘由分流槽输送抛光液,抛光液作用于下盘上的工件后,由循环泵将抛光液反复回抽至分流槽中进行循环。目前,传统的抛光机分流槽通常是在同一半径距离内呈环形分布若干出液口,再通过软管将料液均匀导向毛刷盘中,这种方式是将分流槽与毛刷盘分离开,再通过软管将出液口与毛刷盘上方的导液口连接,其结构过于复杂,且维护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抛光液多点分位槽,以针对抛光设备多工位小转盘结构,具有多点均匀导液功能,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抛光液多点分位槽,具有由传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分位槽,所述分位槽下方为毛刷盘,分位槽的中心为进液口,分位槽中开设有至少两组流通管道,且流通管道均交合于进液口处,所述流通管道中均开设有至少一组贯穿分位槽底部的出液口,其中,各出液口与进液口的直线距离均不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流通管道中的出液口以进液口为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各流通管道中的出液口于分位槽半径长度上呈环形均匀分布。
上述方案中,各流通管道以分位槽为平面相互垂直设置且交合于进液口处。
进一步的,进液口连接传动机构的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抛光机而言,其无需单独设置分流槽,直接利用传动机构导液进入分位槽,再由分位槽将料液均匀输送至毛刷盘并作用于工件上,分位槽与毛刷盘上下位连接,可有效避免传统分流槽上方开口所导致的料液溅射问题,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设备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时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抛光液多点分位槽,具有由传动机构4驱动旋转的分位槽1,所述分位槽1下方为毛刷盘2,分位槽1的中心为进液口11且连接传动机构4的传动轴41,其主要通过传动轴41带动分位槽1与毛刷盘2一同旋转,同时传动轴41内部中空,向分位槽1的进液口11导入料液。具体的,分位槽1中开设有至少两组流通管道3,且流通管道3均交合于进液口11处,流通管道3中均开设有至少一组贯穿分位槽1底部的出液口12,其主要由进液口11统一向各流通管道3导入抛光料液,再通过各出液口12向毛刷盘2均匀导入抛光料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0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抛光机的环形分流槽
- 下一篇:研磨滴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