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冗余控制的矿井下排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8562.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民;孙玉超;李存禄;高敬东;范吉宏;徐国华;李国辉;杨尊胜;方志明;董强;刘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G05B9/03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传感器 排水区域 电阻 排水泵 电容 三相连接线 常开触点 控制装置 排水机构 冗余控制 矿井 本实用新型 工作可靠性 二极管 连接电源 时基芯片 自动排水 供电端 三极管 整流器 变压器 排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冗余控制的矿井下排水机构,包括:排水区域,设置在排水区域的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排水泵以及控制排水泵运行的控制装置;排水泵的供电端连接有三相连接线,三相连接线分别通过第一常开触点KM连接电源;第一水位传感器在排水区域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二水位传感器在排水区域设置的高度;控制装置包括:变压器T,整流器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VD,第二线圈J,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时基芯片U3,三极管V,第一线圈KM以及第二常开触点J;实现了在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之间的排水高度,对排水区域进行自动排水,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冗余控制的矿井下排水机构。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使用离心泵进行排水,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人工操作排水,不但浪费人力,而且由于某些操作人员责任心差,常常出现开空泵等情况,进而造成烧泵事故,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安全生产。
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使用水位传感器来感应矿井水位,如申请号为201520462865.X,通过设置与主控器连接的水位传感器,自动监测排水点的积水情况,当水位达到了设定的高水位时,水位传感器发出信号给主控器,主控器控制水泵启动开始排水:当水位低于设定的保水位时,水位传感器发出信号给主控器,主控器控制水泵停泵。此专利文件仅仅单纯的给出了主控器通过水位传感器来获取水位信息,进而控制水泵工作。此专利文件可以实现单一水位值的控制,但是如果控制一个水位区间时,通过单一水位传感器将无法完成区间控制,而且也未进一步公开水位传感器,主控器以及水泵的控制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冗余控制的矿井下排水机构,包括:排水区域,设置在排水区域的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排水泵以及控制排水泵运行的控制装置;排水泵的供电端连接有三相连接线,三相连接线分别通过第一常开触点KM连接电源;
第一水位传感器在排水区域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二水位传感器在排水区域设置的高度;
控制装置包括:变压器T,整流器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VD,第二线圈J,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时基芯片U3,三极管V,第一线圈KM以及第二常开触点J;
变压器T的一次侧两端分别连接电源侧;变压器T的第一二次侧第一端连接整流器U1的第一端;变压器T的第一二次侧第二端连接整流器U1的第二端;整流器U1的第三端,电容C1第二端,三极管V发射极,电容C2第二端,时基芯片U3一脚,电容C3第二端,电阻R2第二端分别接地;
整流器U1的第四端,电容C1第一端,二极管VD阴极,第二线圈J第一端,时基芯片U3八脚,四脚,电阻R1第一端共同连接;二极管VD阳极,第二线圈J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V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基极连接时基芯片U3三脚,时基芯片U3五脚通过电容C2接地,时基芯片U3二脚连接电阻R1第二端;时基芯片U3六脚,电容C3第一端,电阻R2第一端,第一水位传感器,电阻R3第一端共同连接;电阻R3第二端连接第二水位传感器;
变压器T的第二二次侧第一端连接第一线圈KM第二端;第一线圈KM第一端连接第二常开触点J第二端,第二常开触点J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的第二二次侧第二端。
优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稳压芯片U2;
稳压芯片U2一脚连接整流器U1的第四端和电容C1第一端;
稳压芯片U2三脚接地,稳压芯片U2二脚,二极管VD阴极,第二线圈J第一端,时基芯片U3八脚,四脚,电阻R1第一端共同连接。
优选地,稳压芯片U2采用7812。
优选地,时基芯片U3采用NE555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8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