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造影用导管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6953.9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杜恩辅;李莉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恩辅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鞘管 连接板 套筒 导管鞘 齿形凸起 放射造影 连接装置 延长管 粘胶层 本实用新型 针线 凹槽内壁 弧形通孔 均匀开设 套筒内壁 便捷性 人皮肤 止血阀 内齿 上套 卸下 出血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造影用导管鞘,包括鞘管本体,所述鞘管本体固定在鞘管座上,所述鞘管座一侧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有止血阀,所述鞘管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若干齿形凸起,所述齿形凸起上套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面设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保护纸,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设有第一内齿,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弧形通孔。从而增加了更换了导管鞘的便捷性,减少了患者无谓出血的几率,增加了手术的效率,从而减少了针线缝至人皮肤的次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简化了安装和卸下鞘管座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造影用导管鞘。
背景技术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和介入放射造影手术中,常常使用介入治疗法。象这样的治疗往往需要经常性地不断地将一些介入物或液体运到病人体内。例如,在病人的血管上切一个相对较小的切口,将导管鞘介入其中,医生可以通过这个介入的导管鞘的留在体外的一端将治疗用的液体或需介入的支架运到血管内需要到达的地方,而且,通过这个导管鞘端,可以反复地取到病人的样本用于化验,也可通过此导管鞘端进行手术探查。其他的医疗器械均通过导管鞘的导管鞘座与导管鞘连接。
目前最常用的固定鞘管座的方式为缝合固定于皮肤,但是操作繁琐。有的如在做介入手术时图省事,不进行导管鞘固定,在导管更换及进出操作时极易将导管鞘带出,造成手术中断,需再次采用Seldinger技术重新进入鞘,不仅耽误手术时间,而且造成患者无谓出血。另外在更换其他尺寸的导管鞘时,需重新缝合固定,操作繁琐。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造影用导管鞘,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造影用导管鞘,包括鞘管本体,所述鞘管本体固定在鞘管座上,所述鞘管座一侧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有止血阀,所述鞘管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若干齿形凸起,所述齿形凸起上套设有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面设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保护纸,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设有第一内齿,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弧形通孔,第二套筒内设有活动轴,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固定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弧形通孔固定在所述活动轴上,所述第二套筒上固定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套筒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内齿,所述第二内齿与所述第一内齿均与所述齿形凸起相啮合,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一把手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内齿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座上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阀上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硅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粘胶层为双面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恩辅,未经杜恩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6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头麻醉导管
- 下一篇:一种输尿管皮肤造瘘乳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