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5859.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燕;周玉福;葛梦柯;邱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微波消融针 水冷微波消融针 无磁性金属 磁兼容 外导体 氧化锆 中空的 针管 核磁共振成像 本实用新型 图像分辨率 电离辐射 加热过程 绝缘介质 微波肿瘤 无磁材料 内导体 体内部 消融术 针尖 槽口 针杆 针体 成功率 成像 尾巴 余热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针,包括:氧化锆针管,所述氧化锆针管包括针尖以及中空的针体;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外导体;设置于所述中空的针体内部,且套设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表面的无磁性金属环,该微波消融针所用零件均选用无磁材料,可安全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微波肿瘤消融术,其对人体无电离辐射,图像分辨率高,任意方位成像,可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微波消融针采用同轴电缆多槽口与无磁性金属环相结合的设计,消除现有微波消融针加热过程中的针杆尾巴余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目前,微创介入的微波肿瘤消融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微波肿瘤消融术是将微波消融针在影像引导下插入人体组织病灶,由微波消融仪产生的微波能传输到微波消融针前端持续发射,使组织摩擦产热,在数分钟内形成一个类球形热场,中心温度高于100℃,边缘温度大于60℃,使得组织凝固、脱水坏死。微波肿瘤消融术效率高、创伤小、对组织的作用深度和范围均可控。
大部分微波肿瘤消融术是在CT或者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但作为主流的微创介入的图像引导,CT和超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图像分辨率不高,其在判断肿瘤边界方面受到一定限制;CT对医生和病人辐射大。相比而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伤害,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图像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高、任意多方位成像、成像参数丰富。
然而,现有可用的微波消融针受到材料技术方面的限制,无法在磁共振环境下使用,限制了微波肿瘤消融术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可用的微波消融针消融所得区域都为一个长条椭球形状,而大多数肿瘤都接近圆球形,为了能够完整的灭活肿瘤组织,必须加大消融的范围,这样必定会损伤人体正常组织,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针可安全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微波肿瘤消融术,消融区域可调,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消融效率,针管为一体构造,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针,包括:
氧化锆针管(1),所述氧化锆针管包括针尖以及中空的针体;
同轴电缆(2),所述同轴电缆(2)包括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外导体,所述同轴电缆(2)的前端的内导体和外导体相连且设置在所述中空的针体内部,所述同轴电缆的表面自所述同轴电缆的前端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8~10个与所述绝缘介质相通的、等间距分布的环形槽口;
设置于所述中空的针体内部,且套设于同轴电缆(2)的外导体表面的无磁性金属环(3),所述无磁性金属环(3)设置在最远离同轴电缆(2)前端的槽口的一侧并紧贴所述最远离同轴电缆(2)前端的槽口;在所述中空的针体内,所述无磁性金属环(3)至所述针尖末端的空间为密闭空间;
开设于中空针体末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
与所述同轴电缆(2)的尾端相连的射频同轴连接器(6)。
优选的,所述各槽口的宽度相同,所述槽口的宽度为0.1~0.5mm,所述相邻槽口的间隔为0.5~1mm,所述槽口的深度为所述外导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同轴电缆(2)前端与所述最靠近所述同轴电缆(2)前端的槽口之间的间隔大于相邻槽口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同轴电缆为磁兼容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和外导体为无磁性金属。
优选的,所述无磁性金属环(3)的内径大于所述同轴电缆(2)外径,所述无磁性金属环(3)的外径小于所述中空的针体的内径,所述无磁性金属环(3)的宽度为一个有效波长±5mm,所述有效波长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5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