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55010.4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6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芬;曾松清;郑书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国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框架 活性过滤 基台 凸台 海绵 污水处理设备 建筑施工 出水端 排渣口 凸柱 连通 本实用新型 翻转机构 凸柱顶端 排水管 污水 进水端 排水口 翻转 废渣 过滤 倾倒 容纳 | ||
1.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在基台(1)上方设有容纳污水的第一过滤框架(11),在所述基台(1)一侧设有凸台(2),在凸台(2)的凸柱(23)顶端设有第二过滤框架(21),在基台(1)和第一过滤框架(11)之间设有能使第一过滤框架(11)翻转从而使第一过滤框架(11)过滤后的污水倾倒入第二过滤框架(21)内的翻转机构(12),所述凸柱(23)一侧设有与第二过滤框架(21)相互连通的第三过滤框架(3),在凸柱(23)另一侧设有存放废渣的第一清理沟(22),在所述第二过滤框架(21)底部设有与第一清理沟(22)相连通的第一排渣口(25),在所述第三过滤框架(3)底部上设有与第一清理沟(22)相连通的第二排渣口(34),所述凸台(2)一侧设有海绵活性过滤池(4),在第三过滤框架(3)出水端和海绵活性过滤池(4)进水端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管(31),在海绵活性过滤池(4)出水端一侧设有排水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架(11)包括设置在顶部一端的进水口(111),在第一过滤框架(11)一侧设有能感应水位高低从而启动翻转机构(12)的浮球开关(112),所述第一过滤框架(11)顶部另一端设有能初次进行废渣过滤的第一过滤网(113),所述第一过滤框架(11)与基台(1)之间还设有能存储经第一过滤框架(11)过滤后余留废渣的第二清理沟(114),在第一过滤网(113)底部设有能排出经第一过滤框架(11)过滤后余留废渣的第三排渣口(115),所述第二清理沟(114)位于第三排渣口(115)正下方,所述第一过滤框架(11)外侧一端设有铰接翻转机构(12)的顶块(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2)包括设置在基台(1)顶部能推动第一过滤框架(11)翻转活动的液压缸(122),所述液压缸(122)一端上设有液压推杆(123),所述顶块(121)底部与液压推杆(123)顶端铰接,所述基台(1)上还设有辅助第一过滤框架(11)回位的助力复位装置(124),所述助力复位装置(124)一端设置在基台(1)顶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过滤框架(11)底部,所述翻转机构(12)还包括铰接在第一过滤框架(11)底部并能支撑翻转第一过滤框架(11)的转动杆(125),所述转动杆(125)另一端设在基台(1)顶部且位于液压推杆(123)与助力复位装置(124)之间,所述第二清理沟(114)和第三排渣口(115)对称设置在转动杆(125)与助力复位装置(1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框架(21)还包括倾斜设置在第二过滤框架(21)内底部一侧的第二过滤网(211),所述第二过滤网(211)设置在第二过滤框架(21)和第三过滤框架(3)之间,所述第一排渣口(25)设置在第二过滤框架(21)底部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框架(3)包括倾斜设置在第三过滤框架(3)内的第三过滤网(32),所述第三过滤网(32)设置在第二排渣口(34) 和排水管(3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活性过滤池(4)包括设置在海绵活性过滤池(4)底部的海绵过滤层(43),在海绵过滤层(43)下方还设有活性炭过滤层(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架(11)、第二过滤框架(21)、第三过滤框架(3)和海绵活性过滤池(4)为依次由高到低阶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渣口(25)、第二排渣口(34)和第三排渣口(115)的出料口端均设有能控制过滤后废渣排出的开关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国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国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50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山泉水净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