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通道状态感知与预警组对电子标签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53730.7 | 申请日: | 2017-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挺生;陈露;蒋灵;张淼;周炜;贺凌云;江倩;徐凯;张伟;唐菁菁;杜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E04F17/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董路;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电子标签装置 建筑垃圾 射频模块 电连接 预警 感知 本实用新型 存储器 电子标签 通道状态 状态感知 组对 电源 信号转换模块 状态感知模块 作业安全性 实时监测 通信信道 预警模块 运输垃圾 作业效率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垃圾通道状态感知与预警组对电子标签,包括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和预警电子标签装置B;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包括控制器A,分别与控制器A电连接的射频模块A、电源A和存储器A,以及通过信号转换模块与控制器A电连接的状态感知模块;预警电子标签装置B包括控制器B,以及分别与控制器B电连接的射频模块B、预警模块、电源B和存储器B;射频模块A和射频模块B之间建立有通信信道。本实用新型能在运输垃圾时实时监测感知建筑垃圾通道是否被堵塞的状态,有效提高了建筑垃圾通道的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通道状态感知与预警组对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无线通讯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参与。根据其是否供电,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成本较低,但感应距离通常在十米以内,阅读效率低。相比而言,有源电子标签虽然成本较高,但感应距离能达百米且抗干扰能力强,存储量较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使用建筑垃圾通道处理垃圾相比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等优点。但现有的建筑垃圾通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在投入通道后可能会存在堵塞情况,需要及时疏通。对于建筑垃圾通道的垃圾堵塞状态感知及预警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通道状态感知与预警组对电子标签,能感知建筑垃圾通道是否被垃圾堵塞的状态,并进行预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垃圾通道状态感知与预警组对电子标签,包括布置在建筑垃圾通道出口处的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和布置在建筑垃圾通道入口处的预警电子标签装置B;所述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包括控制器A,分别与所述控制器A电连接的射频模块A、电源A和存储器A,以及通过信号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A电连接的状态感知模块;所述预警电子标签装置B包括控制器B,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B电连接的射频模块B、预警模块、电源B和存储器B;所述射频模块A和射频模块B之间建立有通信信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建筑垃圾通道出口处设有两扇可开合的挡板,所述状态感知模块具体为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挡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具体安装在建筑垃圾通道距离建筑垃圾通道出口上方1~2米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A和所述控制器B均分别为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电源A和所述电源B均分别为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所述预警模块包括压电式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压电式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控制器B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具体为模数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布设简单,使用方面;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具有感知作用,将信息通过射频模块A传送至预警电子标签装置B的射频模块B,并通过预警模块预警;将本实用新型的组对电子标签应用到建筑垃圾通道上,状态感知电子标签装置A和预警电子标签装置B分开布置,实现了感知模块和预警模块的分开设置,能在运输垃圾时实时监测感知建筑垃圾通道是否被堵塞的状态,并及时向负责运输垃圾的工作人员反应出此状态,有效提高了建筑垃圾通道的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组对电子标签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可充性能、无需保养、节约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通道状态感知与预警组对电子标签工作布设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3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氧化碳警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饮水量/饮酒量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