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2917.5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哲;王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野飞扬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B65G47/2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传送槽 支架 自动上料装置 放置槽 传送带 排料口 旋转轴 盖板 运送 本实用新型 电动旋转轴 两侧设置 内部设置 生产加工 一端设置 排列槽 支撑架 等距 架设 整齐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传送槽、第二支撑架和瓶盖放置槽,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传送槽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外侧,且传送槽的一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支架的一侧,且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旋转轴,所述瓶盖放置槽设置于运送条的表面,所述传送槽的内部设置有集盖板,且集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排列槽。该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可以使瓶盖排列的更加整齐,另外排料口与运送条的设置,可以将瓶盖等距离的放置在瓶盖放置槽的内部,因此该装置更加的便于使用,将瓶盖进行排列等距的分布,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机械设备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解放了人们的劳动力,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瓶盖,但是市场上的瓶盖的上料传送装置,大部分不便于对瓶盖进行排列整理,降低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瓶盖的上料传送装置,大部分不便于对瓶盖进行排列整理,降低了生产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传送槽、第二支撑架和瓶盖放置槽,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传送槽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外侧,且传送槽的一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支架的一侧,且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旋转轴,所述第二电动旋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带,且第二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运送条,所述瓶盖放置槽设置于运送条的表面,所述传送槽的内部设置有集盖板,且集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排列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旋转轴设置有两个,且其关于第一支架对称设置,并且第一电动旋转轴表面的第一传送带为橡胶网格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料口与传送槽之间为一体结构,且排料口关于传送槽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运送条与排料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mm,且运送条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瓶盖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集盖板与排列槽之间的角度为120°,且集盖板底部与第一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为5mm。
优选的,所述排列槽与集盖板之间为一体结构,且排列槽的宽度与排料口的直径大小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瓶盖自动上料装置设置有集盖板和排列槽,在可以通过第一传送带将瓶盖运送到集盖板的内部,然后将瓶盖收集到排列槽的内部,瓶盖在排列槽中依次排列,使瓶盖更加的整齐,另外排料口与运送条的设置,可以将瓶盖等距离的放置在瓶盖放置槽的内部,因此该装置更加的便于使用,将瓶盖进行排列等距的分布,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符合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一电动旋转轴,3、第一传送带,4、传送槽,5、排料口,6、第二支撑架,7、第二传送带,8、运送条,9、第二电动旋转轴,10、瓶盖放置槽,11、集盖板,12、排列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野飞扬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巨野飞扬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2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群自动排列机
- 下一篇:一种地板上漆流水线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