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CNG加气机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1266.8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4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熊茂涛;罗雁飞;赵普俊;赵理;钟忠;李怡希;路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流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压保护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中压转换器 安全阀 检定装置 出气端 加气机 进气端 流速计 排气口 消声器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 加气机检定装置 压力传感器 准确度 第二球阀 加气枪 同步的 直观性 充装 检定 枪嘴 球阀 计量 观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CNG加气机检定装置,包括低压、中压转换器,及用于连接加气枪枪嘴的进气口,低压、中压转换器进气端通过进第一球阀连接到进气口,出气端依次通过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和流速计连接到排气口;还包括安全阀,安全阀的进气端通过第二球阀连接到所述流速计与排气口之间;出气端设有消声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与加气机同步的工作状态,有效果提高计量了检定的准确度,增强了观测充装过程的直观性;增加压力传感器,使加气机检定装置具有限压保护功能,对不带限压保护功能的加气机起到限压保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机计量检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机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法制计量管理的要求,客观、公正、科学的反映我国计量技术机构开展CNG加气机计量量值传递工作的现状,实现各级技术机构之间压缩天然气加气机检定装置的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和量值溯源准确可靠,对涉及贸易结算的强制检定的标准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我国的CNG加气机检定装置加强监管和规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各计量技术机构的实验室在检测设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检定设备的智能化和精确度日显重要。压缩天然气加气机用于零售贸易结算,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为了客观、公正、科学的反映目前CNG加气机检定装置开展加气机检定工作的现状,急需要一种新型的CNG加气机检定装置来代替现有检定装置存在的缺陷,实现新型CNG加气机检定装置达到检测量值的准确、一致、可靠。因此,研制新型CNG加气机检定装置十分必要和迫切。已授权公告的CNG加气机检定装置的专利:虽能对加气机的计量性能进行现场检定,但仍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完全与加气机同步,会增大不确定度分量的引入;2、计量检定过程中不能直观的实时观测流速,对充装过程的状况不能准确地判断;3、无限压保护功能和安全防护功能以及没完全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给检定工作带来安全隐患;4、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不能与日益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相匹配,达到智能化检定目的;5、不具有自动蓄电功能,只能采用单一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计量检定的准确度和观测充装过程的直观性,且具体限压保护功能和蓄电功能的新型CNG加气机检定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CNG加气机检定装置,包括低压、中压转换器,及用于连接加气枪枪嘴的进气口,低压、中压转换器进气端通过进第一球阀连接到进气口,出气端依次通过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和流速计连接到排气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阀,安全阀的进气端通过第二球阀连接到所述流速计与排气口之间;出气端设有消声器。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和流速计之间的压力表。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控防爆盒以及设置在流速计与排气口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所述低压、中压转换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流速计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到电控防爆盒。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到电控防爆盒,用于实时显示流量数据的流量指示器。
更进一步的,电控防爆盒由适配控制发射器供电,并通过适配控制发射器与智能终端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与加气机同步的工作状态,即加气机低压状态时,检定装置也处于低压,加气机高压状态时,检定装置也处于高压;有效的提高计量了检定的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流速计,可通过流量指示器显示流量大小,来观测充入气瓶的量,当流速越来越低时气瓶接近充满状态,增强了观测充装过程的直观性;
3)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压力传感器,使加气机检定装置具有限压保护功能,对不带限压保护功能的加气机起到限压保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流量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流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1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