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8886.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元;贾红叶;叶孟力;沈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凯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配器本体 电连接器 扩展器 多功能适配器 接口扩展器 连接插头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扩展接口 可拆卸连接 单独使用 电性接触 数据通信 携带方便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及接口扩展器,适配器本体具有一第一电连接器;接口扩展器包括扩展器本体及与扩展器本体电性连接的连接插头,扩展器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扩展接口及一第二电连接器,至少一个扩展接口用于与连接插头数据通信,第二电连接器与连接插头电性连接;扩展器本体与适配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扩展器本体与适配器本体连接时,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适配器,适配器本体可以与接口扩展器组合使用,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其使用灵活,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及扩展坞,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Power 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
扩展坞(Docking Station)是一种接口扩展装置,用来扩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通过接口和插槽,它可以连接多种外部设备,如驱动器、大屏幕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
对于电源适配器、扩展坞是人们不可或缺随身辅助设备,使用频率高,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源适配器和扩展坞都只能单独使用,携带也不方便。此外,对于只有一个接口(例如Type-C接口)的电子设备,则不能同时使用电源适配器和扩展坞,也就是说,不能同时为电子设备充电以及通过扩展坞将电子设备连接至其他设备,因此,对其使用造成了限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适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适配器,包括:
适配器本体,其具有一第一电连接器,用以输出直流电;
接口扩展器,其包括扩展器本体及与所述扩展器本体电性连接的连接插头,所述扩展器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扩展接口及一第二电连接器,至少一个所述扩展接口用于与所述连接插头数据通信,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连接插头电性连接;
所述扩展器本体与所述适配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扩展器本体与所述适配器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电性接触,所述直流电通过第二电连接器传输至所述连接插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适配器,扩展器本体与适配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扩展器本体与适配器本体连接时,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电性接触,直流电通过第二电连接器传输至所述连接插头。也就是说,适配器本体可以与接口扩展器组合使用,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在组合使用时,适配器本体可以利用接口扩展器的连接插头为电子设备充电,同时,接口扩展器上的扩展接口可以其他设备(例如显示器)连接,进而将电子设备连接至其他设备实现数据通信,并且,只需要电子设备上具有一个接口即可。而在单独使用时,将适配器本体和接口扩展器彼此拆分即可,如此,其使用灵活方便,携带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适配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一正极触点及第一负极触点,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的第二正极触点及第二负极触点;
当所述扩展器本体与所述适配器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正极触点与所述第二正极触点电性接触,所述第一负极触点与所述第二负极触点电性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扩展器本体与所述适配器本体通过磁性吸附组件吸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正极触点和第一负极触点为弹性触点,或者,所述第二正极触点和第二负极触点为弹性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凯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凯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8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