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48822.6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蔡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友方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膜 绝缘层 中低速磁悬浮 耐高温导线 裸导体 本实用新型 导体 导线技术 外包覆 绕包 叠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涉及导线技术领域。包括裸导体,所述裸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绝缘膜倾斜绕包而成,所述绝缘膜为FHF膜;所述绝缘膜与导体表面呈30~50°的夹角,相邻的所述FHF膜之间相互叠加45%~5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
背景技术
磁悬浮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由于磁悬浮列车具有快速、低耗、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前景十分广阔。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不与轨道发生摩擦,发出的噪音很低。它的磁场强度非常低,与地球磁场相当,远低于家用电器。由于采用电力驱动,避免了烧煤烧油给沿途带来的污染。磁浮列车是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自动控制手段使车体与轨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悬浮间隙约为1厘米),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
中低速磁浮交通是一种低噪声无碳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虽属于轨道交通但具备与传统轮轨轨道交通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中低速磁浮交通需要用到导线,而中低速磁悬浮用导线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其需要承受一定的耐高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中低速磁悬浮用导线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其需要承受一定的耐高温性,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包括裸导体,所述裸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绝缘膜倾斜绕包而成,所述绝缘膜为FHF膜;
所述绝缘膜与导体表面呈30~50°的夹角,相邻的所述FHF膜之间相互叠加45%~50%。
技术效果:在裸导体外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由FHF膜绕包而成,FHF膜其不但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还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以及耐酸性,能够承受极寒和极热的温度,且相邻的 FHF膜之间相互叠加45%~50%,这样就相当于在裸导体外缠绕了大约两层的FHF膜,一方面保证了FHF膜较严密的包裹裸导体,另一方面增加了绝缘层的厚度,进一步提高了导线的耐高温和绝缘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膜与导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相邻的所述FHF膜之间相互叠加50%。
前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所述裸导体上设有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与绝缘膜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绝缘膜远离相互叠加的一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棱,所述凸棱与绝缘膜一体成型。
前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耐高温导线,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裸导体上设有若干凹槽,凹槽与导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即凹槽的倾斜方向与绝缘膜的倾斜方向一致,绝缘膜远离相互叠加的一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棱,即绝缘膜在不互相叠加的一半设有凸棱,相互叠加的一半未设置凸棱,在将绝缘膜缠绕到裸导体上时,凸棱嵌设到对应的凹槽中,一方面可以使绝缘膜较整齐的绕包在裸导体上,另一方面凸棱嵌设到裸导体的凹槽中,增大了绝缘膜与裸导体的结合程度,在将绝缘膜烧结到裸导体上时,凸棱会使绝缘膜与裸导体结合的更加牢固、紧密,不易脱落裸导体,从而保证导体稳定的耐高温性和绝缘性,且只在绝缘膜不相互叠加的一半设置凸棱,避免了凸棱使相互叠加的绝缘膜不平整;
(2)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深度为0.03mm,深度较浅,减缓凹槽对裸导体本身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凸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友方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友方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8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