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7295.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荣;郭文清;李兴松;祝东贵;何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朗泰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黄立强 |
地址: | 5236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负极 芯体 镍氢电池 本实用新型 负极集流片 正极集流片 卡位装置 电池 接触端 自放电 连接牢固度 密封作用 上盖中心 外壳内部 上端 电池盒 上盖 下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包括正极、芯体、负极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上端连接正极,所述芯体下端连接负极,所述外壳上方安装有用以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的上盖,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极集流片,所述正极集流片分别与下方的正极和上方的正极接触端相接触,所述负极下方设置有负极集流片,所述负极集流片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负极接触端相接触,在所述正极接触端和负极接触端上分别连接有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在安装到产品内部时的连接牢固度,避免产品因发生碰撞而使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利于保证镍氢电池的正常运行,减少时间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镍氢电池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镍氢电池分为高压镍氢电池和低压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Ni(OH)2(称NiO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氢化物,也称储氢合金(电极称储氢电极),电解液为6mol/L氢氧化钾溶液。镍氢电池作为氢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注意。镍氢电池已经是一种成熟的产品,目前国际市场上年生产镍氢电池数量约7亿只,日本镍氢电池产业规模和产量一直高居各国前列,美国和德国仅此于日本,在镍氢电池领域也开发和研制多年。我国制造镍氢电池原材料的稀土金属资源丰富,已经探明储量占世界已经探明总储量的80%以上。目前国内研制开发的镍氢电池原材料加工技术也日趋成熟。镍氢电池可以和锌锰电池、镉镍电池互换使用,今后圆形电池主要朝着产品规格的多样性和商业化方面发展,而方形电池的发展重点是作为动力车的动力源。
现有镍氢电池在安装到产品上时,通过为接触连接,当安装有镍氢电池的产品掉落到地上,经常会造成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时甚至会造成电池丢失的现象,造成找寻镍氢电池所花费的时间过多,耽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镍氢电池在装入产品内部,当产品掉落到地上,容易发生电池脱落,造成寻找电池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电池的两端设置卡位装置,使得电池与产品接触部位进行防脱落式连接,确保电池安装的牢固性,有效地防止电池从产品内发生掉落的现象,有利于产品的工作流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包括正极、芯体、负极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上端连接正极,所述芯体下端连接负极,所述外壳上方安装有用以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的上盖,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极集流片,所述正极集流片分别与下方的正极和上方的正极接触端相接触,所述负极下方设置有负极集流片,所述负极集流片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负极接触端相接触,在所述正极接触端和负极接触端上分别连接有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上,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上。
进一步,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正极接触端表面。
进一步,所述负极卡位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负极接触端表面。
进一步,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的开口方向一致。
应用上述结构时,当要将该镍氢电池装入产品内部时,可以将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与所述负极卡位装置的开口向下,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卡设在产品电池盒内部的弹簧上,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卡设在产品电池盒内部的触片上,通过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和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将电池予以固定,完成电池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在安装到产品内部时的连接牢固度,避免产品因发生碰撞而使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利于保证镍氢电池的正常运行,减少时间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朗泰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朗泰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7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启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