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靠背及车辆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45879.0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荣;田淼磊;曹朋;安柱;史福;吴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B60R21/2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王丽娜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靠背骨架 座椅靠背 侧气囊 车辆座椅 泡沫层 靠背护面总成 本实用新型 护面 套在 结构产生 通道延伸 装配工序 装配过程 撕裂口 拉链 撕裂 填充 干涉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及车辆座椅,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骨架、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侧部的侧气囊以及用于套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靠背护面总成,所述靠背护面总成包括用于套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护面、用于填充在所述靠背骨架和所述护面之间的泡沫层,其中,所述泡沫层上在对应所述侧气囊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布,所述导向布覆盖在所述侧气囊的远离所述靠背骨架的一侧且沿所述泡沫层上设置的撕裂通道延伸至所述护面的撕裂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靠背及车辆座椅不仅可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侧气囊的安装与座椅靠背的其它结构产生干涉,简化装配工序,而且可以避免在座椅靠背的护面上设置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靠背及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不断提升。安装在前排座椅上的侧气囊的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安全配置。
座椅靠背一般包括靠背骨架及安装在靠背骨架上的侧气囊,在靠背骨架的外侧包覆有护面,并且在护面与靠背骨架之间填充有泡沫层。其中,侧气囊外侧包覆有防爆布袋,侧气囊和防爆布袋一起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靠背的靠背骨架上,且防爆布袋的始端与靠背护面撕裂口位置(撕裂线)重合;并且泡沫层中设置有与撕裂口相匹配的撕裂通道。
目前,侧气囊的安装方式为,首先需将侧气囊放置在防爆布袋中(防爆布袋一侧有2个侧气囊安装螺栓通过的开孔);由于防爆布袋需要首先固定在靠背的护面上,因此,侧气囊和防爆布袋需要在护面组装工序通过螺栓一起固定在靠背骨架上;但是随着汽车座椅配置的不断丰富,座椅腰部支撑配置、座椅靠背按摩配置作为电动座椅的升级配置,已经在座椅生产中常态化,当在护面组装工序固定侧气囊时,侧气囊的安装工具与靠背泡沫的后侧面、气动腰托结构产生干涉,实际安装过程中均是暴力安装,安装费时。另外,无背饰板、侧气囊配置的前排座椅,其靠背护面背部位置为满足侧气囊的安装要求需要增加两条拉链结构,影响外观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侧气囊的安装易产生干涉、费时费力,以及需要增加两条拉链结构影响外观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骨架、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侧部的侧气囊以及用于套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靠背护面总成,所述靠背护面总成包括用于套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护面、用于填充在所述靠背骨架和所述护面之间的泡沫层,其中,所述泡沫层上在对应所述侧气囊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布,所述导向布覆盖在所述侧气囊的远离所述靠背骨架的一侧且沿所述泡沫层上设置的撕裂通道延伸至所述护面的撕裂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布的延伸至所述撕裂口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护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布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护面的所述撕裂口位于座椅靠背的前侧,所述导向布的所述第二端固定在座椅靠背的后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骨架包括位于座椅靠背侧部的侧骨架,所述侧气囊固定在所述侧骨架的朝向座椅靠背侧面的部位,所述导向布固定在所述侧骨架的朝向座椅靠背后侧的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侧骨架为“[”形结构,所述“[”形结构包括位于座椅靠背后侧的后侧段、位于座椅靠背前侧的前侧段以及在所述后侧段和所述前侧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侧气囊固定在所述中间段上,所述导向布的所述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后侧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气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导向布的所述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布的所述第二端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5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