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伺服泵控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5295.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新;李振光;吕祥龙;雷斌华;曾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铁机床(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F15B15/14;B2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庆 |
地址: | 215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路 换向阀 回油路 增速缸 油箱 本实用新型 同步折弯机 电液数控 液压系统 一端连接 双伺服 泵控 安全阀 背压阀 充液阀 单向阀 溢流阀 回油 降噪 下阀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伺服泵控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增速缸、回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以及第三油路;回油路上设有充液阀,回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增速缸连接,另一端连接油箱;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换向阀,该第一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增速缸相接,另一端连接油箱;第二油路一端与所述增速缸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相接,在所述第二油路上设有快下阀、溢流阀、单向阀以及背压阀;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箱相接,在该第三油路上设有安全阀;所述第三油路和回油路之间设有第二换向阀;所述回油路和第一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三换向阀。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降噪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数控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双伺服泵控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电液数控折弯机作为钣金制造业中的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机床的控制精度,生产的效率取决于机床的速度。
现如今数控折弯机的每一个循环可以分为六个过程:快下、工进、保压、泄压、返程、停止。在每一个工作过程中,对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和速度也不相同。传统的数控折弯机液压系统是由一台普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不可调)和一台定量液压泵提供压力和液压油量,但是在机床的整个循环中(包括机床停止状态),油泵在恒定的高速运转电机带动下,持续的向液压系统供压力油,但是在每个循环中,只有工进和返程时,电机做的是有用功,其余的液压油全部通过电比例溢流阀流回油箱,电机做的是无用功。而在整个过程中,无用功约占2/3,此时液压油温升高较快,油温较高,既影响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液压系统也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的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在整个循环中,相对于双伺服泵控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液压系统,效率低、耗能高、噪声大、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双伺服泵控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伺服泵控电液数控同步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一油箱、与所述油箱相接的伺服泵、以及驱动所述伺服泵将所述油箱内的液压油抽出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速缸、回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以及第三油路;所述回油路上设有充液阀,该回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增速缸连接,另一端连接油箱;所述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换向阀,该第一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增速缸相接,另一端连接油箱;所述第二油路一端与所述增速缸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相接,在所述第二油路上设有快下阀、溢流阀、单向阀以及背压阀;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箱相接,在该第三油路上设有安全阀;所述第三油路和回油路之间设有第二换向阀;所述回油路和第一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三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路上连接有快下阀、与所述快下阀串联的溢流阀、与所述溢流阀并联的单向阀、以及与所述快下阀并联的背压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向阀与第一油路的其中一支路相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换向阀的一端通过两支路与所述第一油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充液阀相接。
优选地,在所述充液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之间设有第一节流孔;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三换向阀之间设有主压力溢流阀,在该主压力溢流阀的一侧设有第二节流孔;所述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油路之间设有第三节流孔。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处均设有压力测试。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均为两位四通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增速缸包括一缸体,所述缸体的活塞腔内设有第一活塞杆;在该缸体的顶部设有一上压盖,在该缸体的下部设有一下压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铁机床(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铁机床(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5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
- 下一篇:双速下降型液压动力单元